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国证券报》12日刊发文章《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 专家认为降准降息概率增大》。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3月11日公布金融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专家认为,2月金融数据走弱是阶段性的。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使得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更显必要和迫切,叠加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央行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明显提升。
新增信贷同比少增
(图片说明)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05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90亿元。
“2月新增信贷数据表现较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中信证券首席联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一是季节性原因,2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二是在疫情影响下,居民信贷需求仍然较弱;三是目前房地产行业仍处在筑底过程中,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1月信贷“开门红”挤占了春节后一部分信贷需求,因此2月面临较大需求压力。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高
在社融方面,数据显示,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
分结构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数据不及预期,主要受新增人民币贷款放缓和表外融资收缩拖累,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与此同时,企业债与专项债发行实现了同比多增,一方面反映信用环境有所回暖;另一方面,专项债发行强劲预示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高。
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4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9个百分点。
对于M2同比增速下行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首先是因为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大幅少增;其次是2月财政性存款大幅多增,影响了货币投放,成为拉低当月M2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专家认为,去年2月M2同比增速大幅走高,造成了高基数,也是今年2月M2同比增速下行幅度偏大的原因之一。
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力
针对2月金融数据反映出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情况,业内人士表示,立足于稳增长的政策取向,针对当前融资需求不振的问题,扩大新增信贷规模更显必要,政策层面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王青表示,需重视当前信贷需求不足及银行放贷意愿偏低的问题,宽信用需进一步发力,预计继续实施降准降息的概率增大。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结合2月金融数据看,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明显,经济有不小的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要发挥好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功能,降准降息有必要,同时也有空间。
“无论是从宽信用、降成本、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发,还是从弥补资金缺口、提供中长期增量资金的角度考虑,进一步降准都是可选项。”明明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预计,在后续政策继续发力的情况下,将稳定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提升企业信贷需求,M2同比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有望回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