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周二,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就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举行听证会。
由于投资者认为鲍威尔表现得不如12月FOMC纪要那般鹰派,风险资产在听证会期间V形反弹,美股三大股指最近六个交易日首次集体收涨, 标普止步五连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暂别两年高位。
主要欧洲国家股指周二全线反弹。
亚洲市场也是“涨声一片” ,日经225指数 收盘涨1.9%,恒生指数收涨2.79%,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99%。
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上涨,特斯拉收涨近0.6%。原FAANMG、现GANMMA六大科技股中,亚马逊收涨2.4%领涨,meta涨近2%,苹果涨近1.7%,谷歌母公司Alphabet涨近0.8%,微软涨逾0.2%,奈飞涨近0.2%。
中概股大涨,继续跑赢大盘,理想和小鹏汽车分别涨超8%和7%,拼多多涨超5%, 京东大涨10%(创去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趣头条涨超 15%。
原油创五周最大涨幅及2个月新高,美油盘中涨超4%, 两个月来首次收盘涨破81美元。
展开全文黄金创逾三周最大涨幅, 伦镍创七年多来新高,伦锡收盘突破4万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全球市场纷纷反弹,发生了什么?
图源:同花顺
01
鲍威尔表态安抚市场
1)年内加息,可能晚些时候缩表
鲍威尔在听证会上给出了今年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路线图: 将在3月结束净资产购买,今年内加息,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表。如果复苏进展符合预期,美联储已准备好快速行动。
对于市场关心的加息和缩表开启时间,鲍威尔没有明确说明何时会开始疫情后的首次加息,还称美联储尚未作出任何缩减决定, 将在1月FOMC会议上继续讨论。
但他确实给出了可能作出缩表决定的时间点,称“美联储倾向于召开2至4次FOMC会议来处理缩表细节”,而且“能够在未来几次会议上提供更明晰的前瞻指引”,接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远高于它需要达到的水平”。
有分析称,算上去年12月FOMC会议,第四次会议开完是今年5月3日至4日,也许 鲍威尔是在暗示今年6月14至15日会后将给出缩表进程的指引。
报道美联储见长的《华尔街日报》今日称,鲍威尔曾表示,使用疫情前的劳动市场指标可能不再适合指导当前货币决策, 这是加息可能在3 月开启的另一个线索。
2) 对通胀下“最后通牒”
他 称,迅速复苏的劳动力市场、接近50年低点的失业率,以及通胀远高于2%都正在告诉美联储,美国经济不再需要或想要为应对疫情及其后果而制定的超量宽政策。
他也表达了对通胀高企的担忧,强调美联储具有采取必要措施来控制物价上涨的决心:
“如果我们看到通胀在高位持续时间比预期要长, 如果不得不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次加息, 我们将这样做,会使用工具来令通胀重回目标、 防止通胀走高变得根深蒂固。
高通胀很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中旬,如果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美联储将继续调整政策。如果美国家庭和商业的通胀预期改变,会用货币政策回应。”
“如果我们看到通胀在高位持续时间比预期要长, 如果不得不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次加息, 我们将这样做,会使用工具来令通胀重回目标、 防止通胀走高变得根深蒂固。
高通胀很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中旬,如果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美联储将继续调整政策。如果美国家庭和商业的通胀预期改变,会用货币政策回应。”
有分析称,鲍威尔的言论暗示,如果需要阻止物价飙升,美联储将加息超过现在的计划,目前央行官方预测是今年加息三次,但高盛和摩根大通在内的主流投行都预计今年加息四次。
值得注意的是, 鲍威尔也提到了加息和缩表开启后,美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而非造成经济衰退的过度趋紧状态。
他称,尽管美联储会在2022年转向更接近正常的货币政策,但仍可能处于利率相对极低的时代,距离真正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将利率恢复至疫情之前。 缩表政策的制定也需要谨慎和足够灵活,劳动力市场彻底摆脱疫情影响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承认,如果高通胀变得过于持久,将导致货币政策更为收紧,这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反而对就业市场不利,因此,实现最大化就业需要价格稳定,同时利率不能提高至阻碍经济复苏的程度。
高企的通胀已经对成长股造成了显著影响,企业的融资难度被持续加大,这将降低成长型公司未来现金流和股息的价值。而如果美联储能够有效遏制通胀,将有助于成长股的估值。
02
如何看待这次表态?
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高级美国经济学家Thomas Costerg评价此次听证会表态:
对首次加息时间的持续模糊,与美联储其他理事围绕3月份加息发表的大量评论形成鲜明对比。我有一种感觉,鲍威尔想让事情平静一些,希望市场静静地消化最后几分钟,而非给市场火上浇油。
对首次加息时间的持续模糊,与美联储其他理事围绕3月份加息发表的大量评论形成鲜明对比。我有一种感觉,鲍威尔想让事情平静一些,希望市场静静地消化最后几分钟,而非给市场火上浇油。
虽然鲍威尔模糊处理了首次加息的时间,但是华尔街和投资者们似乎达成了异常清晰的加息共识。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将在3月份开始提高基准联邦基金利率,掉期市场预计美联储 在3月份加息的概率为80%。同时,越来越多的包括 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等华尔街大佬们也纷纷加入3月加息预期的大队之中。
当鲍威尔在被问及缩减美联储8.77万 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时, 其表示在今年的某个时候,他和他的同事们将允许运行资产负债表(缩表)。 在他的讲话之前,其他美联储官员也发表了意见,赞成在美联储开始加息后尽可能快的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有评论称,鲍威尔的证词显然对当前市场共识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市场大致已反映加息预期。还有评论称,相比上周发布的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和最近其他联储高官的表态,鲍威尔的口气倒显得鸽派,这是美元盘中跳水的原因。
03
以史为鉴:当美联储开始缩表,股市会发生什么?
以史为鉴,回顾过去25年来两轮美联储缩表过程中股票市场的表现,对理清当下现状或有一定帮助。
对于美股来说,从第二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的经验来看,若市场预期充分计入加息、缩表风险,则真实影响在一开始并不一定很大。不过,首当其冲受害的可能是新兴市场国家。
1)两个“截然相反”的故事
- 1999年缩表:美股暴跌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1999年,人们对“千年虫(Y2K)”问题的各种担忧甚嚣尘上。为了应对新世纪的降临可能带来的风险,美联储向金融体系中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这一情绪在1999年底被推至巅峰,当年第四季度,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约5700亿美元大幅扩至6700亿美元。
美联储的大幅流动性注入叠加民众对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趋之若鹜,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飙,如下图所示: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发现“千年虫”的影响貌似没那么大,美联储因此匆忙回撤流动性,随后“互联网泡沫”破灭,股市暴跌。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Jim Reid 认为,尽管导致互联网泡沫最终破裂的因素有很多,但仍有充分的理由表明, 大量流动性的撤出无疑是导致牛市结束的重要推手之一。
- 2017年缩表:美股整体基本不受影响
上一轮缩表发生在2017年10月,距离2015年12月正式加息后约2年时间。在这一轮缩表的过程中, 美联储的“预期管理”就显得高明地多。
2017年4月,美联储公布了3月FOMC会议纪要,释放出缩表信号;5月,美联储在5月FOMC会议纪要中首提“定量式缩表”;6月,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披露“定量式缩表”方案;7月,美联储向市场放出暗示,暗示缩表很快到来。最终,9月20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决议从10月开始启动缩表, 这使得从时点到规模、方式都基本没有预期差,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
参考纽约联储的调查,2017年3月美联储讨论缩表时,市场机构对年内缩表已有预期,但尚不充分;2017年6月美联储披露缩表方案时,市场机构对年内缩表的预期已经非常充分。
因此,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Jim Reid 认为,2017-2018 年底的 QT 对整体股市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如下图所示:
这一观点与中金分析师刘刚、李赫民等一致,在《“缩表恐慌”的前因、后果与历史经验》一文中,刘刚、李赫民等提及:
从资产表现看, 回顾2017年美联储从4月释放缩表信号到10月开始缩表的全过程,由于预期计入充分,缩表对资产价格冲击相对有限,反而更多受增长因素主导。2017年10月开始缩表后,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债利率上行,美股同样走高。市场之所以能持续走高,除了预期充分外,当时盈利基本面在2017年底通过的特朗普税改推动下也持续上行,抵御了货币收紧和利率抬升的压力。即便是长端利率上行也可能更多与增长向好有关。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四季度增长见顶、市场大跌。
从资产表现看, 回顾2017年美联储从4月释放缩表信号到10月开始缩表的全过程,由于预期计入充分,缩表对资产价格冲击相对有限,反而更多受增长因素主导。2017年10月开始缩表后,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债利率上行,美股同样走高。市场之所以能持续走高,除了预期充分外,当时盈利基本面在2017年底通过的特朗普税改推动下也持续上行,抵御了货币收紧和利率抬升的压力。即便是长端利率上行也可能更多与增长向好有关。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四季度增长见顶、市场大跌。
18年第四季度美股见顶,引发大规模抛售之后,当时鲍威尔评论说利率距离中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引发了更多的恐慌。因此,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Jim Reid 认为,无论如何,QT和加息还是打断了股市的长牛。
从第二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看来,若市场预期充分计入加息、缩表风险,则真实影响在一开始并不一定很大。对远端股市以及债市的影响,更多的还要结合基本面环境因素考量。
因此,在对未来可能路径的展望中,中金分析师刘刚、李赫民等认为:
“应关注1月FOMC会议信号,若传递3月加息信号也将强化年内缩表预期;但后续政策路径也不宜线性外推。”
“应关注1月FOMC会议信号,若传递3月加息信号也将强化年内缩表预期;但后续政策路径也不宜线性外推。”
在讲完美股市场两个“截然相反”的故事后,若我们把目光投向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就会发现:在第二轮美联储缩表的过程中,尽管美国股市“四平八稳”,但新兴市场股市可谓是“剧烈动荡”。
2018年,隨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全球进入货币紧缩周期,在外部因素引发、跨境联动因素传播风险、内部因素放大风险的作用下,新兴市场多国货币大幅贬值,股市和债市剧烈动荡。
对当年新兴市场各经济体金融市场的“悲惨”状况,时任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在于2019年5月发表的论文《美元加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与对策》中做出了如下总结:
1、新兴市场多国汇率大幅贬值:截至2018年11月,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巴基斯坦卢比、俄罗斯卢布、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南非兰特等兑美元的年内贬值幅度已超过10%其中,最严重的国家是阿根廷,比索年内贬值48.1%。
2、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遭遇不同程度冲击:股市上看,2018年10月MSCI新兴市场指数创2017年5月以来新低,较1月份高点下跌约21%。2018年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除俄罗斯股市略微上扬之外,其他各国股市齐跌。其中,阿根廷MSCI股指年内下跌48.5%。债市上看,除中国和韩国外,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债收益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1、新兴市场多国汇率大幅贬值:截至2018年11月,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巴基斯坦卢比、俄罗斯卢布、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南非兰特等兑美元的年内贬值幅度已超过10%其中,最严重的国家是阿根廷,比索年内贬值48.1%。
2、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遭遇不同程度冲击:股市上看,2018年10月MSCI新兴市场指数创2017年5月以来新低,较1月份高点下跌约21%。2018年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除俄罗斯股市略微上扬之外,其他各国股市齐跌。其中,阿根廷MSCI股指年内下跌48.5%。债市上看,除中国和韩国外,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债收益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作者杜玉、高智谋,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