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晨/文
“天佑台湾:电子业与航空运输业共创的奇迹”。
这是台湾地区《电子时报》社长黄钦勇的一则评论标题。
前段长荣航空年终奖金大撒币引发公众注目。华航日子也不错。去年它们货运营收成长超过60%。
但“天佑台湾”实在夸张甚多。实质是,去年全球客运跌惨,而台湾地区40%以上的出口依赖大陆,其中电子业占大头。1047亿美元贸易顺差更不必说。
这种高度依赖型结构,不仅保障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安全,实际上也为它的疫情防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想想看,若台湾地区的进出口不依赖大陆,而是高度分散在全球。哪怕只是侧重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拉美。以疫情防控说,得隐藏有多少成本与破防的漏洞?
即便以今日岛内总人口与确诊数比例、岛屿屏障、大陆托底看,台湾地区的防控都算不上多出色。
所以,“天佑”一词,充满一种盲目的自大。
当然,黄钦勇是我较为佩服的媒体人了。虽然骨子里很绿。我还是从他多年的产业思考中吸收很多营养。
我也认同,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会进一步分散。中国大陆部分产能尤其电子制造业可能会有外迁,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担心也没用,我们只能顺应,并加快升级,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主动建构新的体系,扮演新的角色。
相信自己的制造力、全球供应链重心地位不会变,更不会输,杞人忧天、强制阻挡、反复渲染一些外迁案例,说是危机,只会坑自己。
因为,我们自身也需要一种出色的耗散结构。
展开全文刚才说台湾地区出口依赖大陆,但也要意识到,话题另一面也有大陆对台湾地区部分制造体系的依赖。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体系结构。
台湾地区过去几十年形成的水平分工走向系统整合后,既能耦合,又有一种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不要轻视台湾地区在全球电子业中的系统整合枢纽地位。它也有自身一定的生态力量。
我们真诚地尊重台湾地区于大陆的产业价值。只是说,不要因为两岸产业尤其台湾地区企业的产能迁移而心生忧虑。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两岸产业结构与分工也会走向新的平衡。不能再固守过去的发展模式了。
过去我们太担心台湾地区制造业产能外迁,尤其担心半导体制造产能。
实际上,台积电们的核心产能,本来也不在大陆。它要真一边倒,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会继续存在,整体体系顶多慢一点,不可能垮。台积电若是一头栽到老美那里,30多年来的核心商业立场完全垮掉,那它不可能活不去。不要吹了,一个企业怎么可能跟一个庞大的国家比,瞎扯淡啊。
但两岸必须走出现有的产业分工结构与竞合关系。否则内耗反而更严重。
最近几年,一些过去忙喊“两岸一家亲”的台湾地区企业家,一度骑墙观望,类如郭台铭这种大号甚至一度首鼠两端,墙头草一样。说白了,还是跟鸿海的基本面有关。大陆自身的供应链体系与核心制造正在崛起,鸿海作为个体的价值于大陆没过去那么大了。过往每到一地都成为地方政府座上宾的他,不能说已失去地位,但光环早没有那么绚丽了。面对这种复杂的竞合,加上全球贸易竞争,尤其美国对大陆的钳制,使得他的判断出现偏差,也在大的逻辑之中。郭真以为过去20多年是在拯救大陆,不如意,可以随便砸锅。不过是骑墙表态罢了。
而最近,两岸一个大活动,郭的口风又变了。不过,产业界尤其是大陆产业界可不像过去那样纵容他。
不过,无论郭们怎么骑墙,无论台湾地区产业如何外迁,大陆都应该更加主动。雁形模式放缓,尤其大陆内部能消化很多产能,有梯度效应,加上数字经济的包容性,确实使得许多制造能升级、延续更久,但是,必须意识到,部分外迁也是趋势。
我们应该顺应趋势,在前端基础设施、中端系统与中端制造、包括中间件层面输出自己的能力。全球600个工业门类中,200多个世界第一。即便有1/3输出,也会发挥巨大作用。
内循环不等于所有产能都在内部消化。那会卷死,也会消化不良。会有无名的火山。相比具体的产能,我更重视一种完整的能力与价值体系的循环。过去多年,我们经常说,产学研等协同不够,内循环其实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实践场景。一个看似被动的周期,实际上也是一段无可替代的能力建构的时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统一的市场,场景与能力沉淀价值亦无可替代。内循环是系统能力形成的保障,也是外循环、全球化输出的基础。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天佑”。老天只会冷血观照世界。只有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才能真正自助并助人。中国有自己的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