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盘点季,央行近期作出“年终总结”,2021年的工作重点和亮点包括: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稳妥推进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正式发布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受理金控公司设立申请;“跨境理财通”试点,债券通“南向通”落地;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冬奥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等。
其中,服务实体经济早已是金融业的主旋律。例如目标方面,连续多年提出银行普惠贷款增速要求、2020年提出“金融体系让利1.5万亿元”;工具方面,动用过降准、创新了直达实体工具。2021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又做了哪些事?
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一年半间逾15万亿小微企业贷款本息获延期
2020年6月,央行创设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前者目的是缓解小微企业疫情影响下的还本付息压力,后者偏重于缓解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痛点。
两项工具在两次到期后都接续转换,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压力。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对15.1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6万亿元。
在2021年12月3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介绍,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22年央行将重点做好两项直达工具的转换工作,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时间为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从2022年起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
专项治理“开户难”,支付服务让利惠及市场主体超7300万户
加码服务中小微企业有其必要性。官方披露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已发展到千万量级,贡献五成以上的就业和GDP。近年央行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21年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快推进“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6.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约15个百分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304万户,同比增长35%;11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4.98%,比2020年12月下降10个基点。11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3.8%,保持较高增速。
支持小微企业的举措还包括账户服务。2021年,央行专项治理“开户难”,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和流动就业群体银行账户服务需求;推进支付降费方面,9月30日起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12项降费措施。截至2021年11月末,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各类型支付服务主体共向实体经济让利约54.5亿元,累计惠及市场主体超7300万户。
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带动千万人就业
同时,央行在2021年持续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文化旅游、住宿餐饮、零售、外贸等领域企业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11月末,全国共建立包含49.3万家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重点企业名录库,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8万亿元,带动就业3352.7万人。
2021年还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衔接年,央行发布了《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并开展试评估,做好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11月末,涉农贷款余额4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