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国新网
12月15日,国新办举行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了消费品涨价对CPI影响,猪肉价格走势等广受关注的话题。
先来快速浏览发布会要点:
1、11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回升。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工业制造业继续加强,有利于巩固壮大实体经济。
2、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水平。
3、投资同比增速也同样是由年初的两位数增长回落至个位数增长,两年平均增速也整体上出现回落态势,反映了需求收缩的变化。
4、从累计看,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等均保持较快增长。从宏观指标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幅均低于全年预期目标,外汇储备余额连续7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5、四季度以来,工业生产连续加快,工业品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外贸外资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成效。从全年看,我国经济有望稳定恢复,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有望较好实现。
6、当前消费升级的态势在持续,没有看到消费降级的变化。从明年的发展看,只要把好疫情防控关,消费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7、目前生猪生产和供应、产能恢复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冬季一般是猪肉消费比较旺盛的季节,受到元旦和春节假日因素的拉动,猪肉价格可能还会有所改善。但是总的看,生猪供应总体上逐步恢复,下阶段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8、交通工具用燃料特别是汽柴油价格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可能还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是,其他的工业消费品和服务的供给总体上是充足的,价格涨幅也会保持稳定。
展开全文9、就地过年对消费的影响可能还需要观察。冬奥会对相关企业生产影响有限。
10、下阶段,要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坚持购租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实体经济稳中有升,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
付凌晖表示,11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实体经济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进出口增势良好,民生保障有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对于如何理解“实体经济稳中有升”。付凌晖表示,主要表现为从累计看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工业生产继续回升,市场保供稳价显效,民生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实体经济继续加强,积极变化逐步增多。”付凌晖说,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发影响仍在持续,供给和需求仍面临较多制约。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数据显示,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2%,均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增长2%,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此外,创新引领作用明显。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快速增长。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7.9%和112%。1-11月份,实物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2%。投资消费结构优化。制造业投资调整优化,1-11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发布会上,付凌晖多次谈到,下阶段,尽管存在着多重的压力,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保持较高水平,潜力巨大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水平。投资同比增速也同样是由年初的两位数增长回落至个位数增长,两年平均增速也整体上出现回落态势,反映了需求收缩的变化。
不过,付凌晖表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去年因疫情影响出现下降,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稳步提升。同时,投资增长也在改善。总体来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80%。
付凌晖指出,中国的内需仍然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比如说,从消费来看,中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目前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正处于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快速发展时期,消费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从投资来看,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还具有较大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加之产业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也需要加大投资。
激发内需潜力,付凌晖认为,需要突破一些制约。比如:目前在城乡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还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增长。资源要素成本上升,也对投资回报率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扩大内需还有较多有利因素,将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比如说目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长有较好保障。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供给对需求调整的适应能力不断提升,也有利于扩大消费。
此外,近两年消费升级的态势在持续,我没有看到消费降级的变化。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1%和20.2%,明显快于全部商品零售额增速。
物价保持稳定有较好基础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11月份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二是食品价格中蔬菜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三是工业消费品中的汽柴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但是总的来看,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处于比较温和的水平,说明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消费品都发出了涨价的预告和通知。
对于消费品涨价将如何影响CPI?付凌晖表示,未来,CPI温和上涨有比较多的有利因素。如:全年粮食丰收,为食品价格保持稳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生猪供应总体上逐步恢复,下阶段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工业消费品和服务的供给总体上是充足的,价格涨幅也会保持稳定。
要坚持购租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
有记者提问,有关数据显示,房地产个人贷款连续两个月回暖,请问国家统计局如何看待背后的原因?对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又有怎样的预判?
对此,付凌晖表示,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投资、消费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百姓安居、生活幸福。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建立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潜在风险,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推动了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坚持购租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效逐步显现,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抑制。但也要看到,部分城市受人口流出、经济发展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一些前期依靠高负债盲目扩张的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上升。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市场调整,市场参与者更加理性,房地产长效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下阶段,要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坚持购租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机构解读:稳增长政策蓄势待发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表示,11月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乐观的是目前随着政策发力,房地产销售有所回暖,并带动房企加快竣工。同时,在出口的拉动下,制造业投资、工业生产等的表现都不错。但也要注意到,目前房企的拿地还在进一步下行。在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迟迟没有修复,而因为缺少合格项目等,基建也尚未发力。
对于房地产而言,11月房地产投资延续了下行趋势,但销售端有所回暖。考虑到目前中国以期房交付为主,房地产销售市场走弱的趋势是否已经改善,短期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行业整体资金压力依旧很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因城施策”,后续可以关注部分地区出台的激励政策。
李奇霖特别提到,还需要关注环保限产的影响。进入冬天,北方的环保污染压力并不小,这就推动着政策还在继续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治理力度。从数据上看,11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延续下行态势,分别下滑11.2%、1.2%和4%。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环保限产的压力并没有降低,12月全国高炉开工率、全国水泥熟料企业开工率都在继续下滑。后续,需要关注环保限产对生产、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四季度以来,多个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见效。11月经济,维持了10月社零暖、制造业强的格局,而且房地产销售、到位资金均有改善。向前看,财政政策正在蓄力,基建投资尚待发力,也会继续助力稳增长。
高瑞东认为,向前看,财政政策正在蓄力,基建投资尚待发力,也会继续助力稳增长,经济基本确认走过了最差的时候。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指出,从11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上看,国内生产有所改善,但需求仍然偏弱,稳增长政策预计将加快发力。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于今日落地实施,此前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降低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够实现,但不能忽视经济出现的新的下行压力。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11月份消费表现仍然较弱。展望12月,虽然面临基数下行的利多因素,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月度新增确诊大概率破2000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难以大幅上行。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仍需要促进就业,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促进聚集性、场景式消费,降低疫情对消费增速的干扰。
责编:战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