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当天举行的2021粤港澳数字贸易创新应用峰会暨“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珠海横琴)-横琴粤澳链”发布会上,南都记者获悉,“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珠海横琴)正式上线运行。
11月30日,在当天举行的2021粤港澳数字贸易创新应用峰会暨“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珠海横琴)-横琴粤澳链”发布会上,南都记者获悉,“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珠海横琴)正式上线运行。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理局长李子蔚表示,数据的安全可信、互通互融,是发展湾区数字经济、实现琴澳两地深度融合的基础。横琴粤澳链的落地,将有效解决数据信任问题,为粤澳两地乃至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澳门质量品牌国际认证联盟秘书长陈祥则透露,澳优码是粤澳链在横琴里面第一个发布的应用场景,届时中国澳门、中国内地商品可以一码通用,澳优码12月1号会正式发布。
数字贸易是数字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贸易形式,目前在全球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数字贸易展示出强大韧性。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李子蔚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其中一个重点的任务是围绕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的目标要求,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南都记者获悉,2020年8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的国家级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新型融合基础设施——“星火·链网”正式启动。“星火·链网”是为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资产价值化,利用区块链自主创新能力而谋划布局的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其以代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业互联网为主要应用场景,以网络标识这一数字化关键资源为突破口,推动区块链的应用发展,实现新基建的引擎作用。2021年8月3日,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了“星火·链网”底层区块链系统(BIF-Core),标志“星火·链网”主链正式启动运行并开始向全球进行服务。
对于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介绍,“星火·链网”底层合作的模式可以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所做区块链的工作更好充分连接起来。
展开全文以上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
而“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是整个“星火·链网”双层体系架构中锚定对接超级节点主链与行业/区域链的一类关键角色,目前采用产业力量主导的“开放生态建设”原则和发展模式。
刘阳介绍,当天发布的“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珠海横琴),“很像是我们的港珠澳大桥,”通过桥接的形式,把我们全球在不同的区域和地区,通过不同的主体开展建设的一些区块链子链,连接到“星火·链网”的主链上来,“通过这样的连接,把局面所做的数据交互和交易,实际上可以扩展到其他的行业,其他的领域中去。”
此外刘阳透露,目前“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已经在沈阳、济南、厦门、武汉等地启动,截至今天为止,已经形成了将近160个公共的节点,为超过4万多家制造业企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企业提供了工业互联网唯一身份标识的服务能力,为超过600多亿机器和产品打上了唯一的标识编码,形成了很好的工程化的基础。“后续我们将通过与更多的子链网不断增加它的功能。”
浪潮工业互联网董事、副总经理庞松涛进一步介绍,目前云洲链现在已经是“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平台的供应商。通过“星火·链网”体系可以围绕生态应用各类场景,解决企业本身的供销服务的智能制造数据贯通,进而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强链补链,并且形成对产业升级模型的打造。
此外庞松涛还表示,基于“星火·链网”体系,浪潮云洲打造粤澳横琴链和澳优码,融合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实现链网协同,探索“交易在澳门,交割在全球”的新型数字贸易模式。
而澳门质量品牌国际认证联盟秘书长陈祥则透露,通过浪潮集团的支持,澳优码是粤澳链在横琴里面第一个发布的应用场景,“一码通用的情况下,整个码的设计希望能够给我们在湾区或者是湾区以外的所有产品提供赋能。”据悉,届时澳门、内地商品可以一码通用,澳优码12月1号会正式发布。
陈祥介绍,届时每个产品有独立的码和ID,从而可以进行溯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澳门产品冲出湾区,而且还可以有助于国内其他优质产品到澳门销售。“在澳优码的机制保障体系下,海外游客来到我们澳门,通过这个码知道我们的生产标准是什么、原材料是什么、检测报告等。”陈祥还称,未来希望做到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场景都会用到澳优码,同时也会探索未来跟所有的合作合办,在粤澳链的生态上面进行互融共通,以及合作。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刘伟明表示,横琴粤澳链将为粤港澳贸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澳门将发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科创资源和制度创新等优势,共同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孔学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