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旭
继8月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之后,9月外贸成绩单依然十分亮眼,不仅出口增速大幅超预期,而且单月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中信证券 杨靖制图 视觉中国图
10月13日,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22.7%;进口12.78万亿元,增长22.6%。9月进出口总值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9%(预期增13.30%),环比增长4.2%;进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预期增14.60%),环比增长1.6%。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季度以来,东南亚等国家疫情反复,客观上造成部分订单转移到中国,对提升我国出口规模形成了短期利好。四季度海外圣诞节等节日临近,欧美等国家对我国玩具、纺织等产品依赖度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欧美经济复苏拉动需求
光大证券高瑞东团队指出,9月出口再次超市场预期,主要是家居品类和工业品出口在加速,预计家具是受益于东南亚疫情冲击下的订单回流,工业品则是受益于欧美经济复苏。三季度疫情冲击下,欧美、日韩、东南亚多国制造业PMI普遍下滑,工业生产放慢,这也使得中国再次受益于份额效应的提升,从而支撑出口超预期。
高瑞东团队称,分品类来看,9月份船舶、灯具、玩具、铝材、塑料、肥料、稀土出口增速均有回升。拆分来看,家居品类(灯具、玩具)主要受益于东南亚疫情冲击下的订单回流,而工业品(铝材、塑料、肥料、稀土)则受益于欧美经济复苏,带来的总需求回升。
白明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9月出口超预期和基数效应关系不大,主要是海外市场对中国出口需求有进一步提升。经历疫情冲击,欧美等国家产业链尚未完全修复,东南亚国家又因为疫情削减产能,导致海外订单转移。目前来看,在国际关系稳定、国内电力供应能及时跟上的前提下,海外供需缺口带来的红利能持续到年底。
中信证券研报则指出,9月的出口表现尚未充分体现“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后续应重点关注电子设备制造、纺织、化工等行业的出口表现。量价角度看,部分商品出口数量有升有降,但涨价效应显著,对于未来出口表现的预测仍需结合具体产品量价以及宏观经济等多因素分析。
外贸进出口规模逐季提升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呈现逐季提升的趋势。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为8.51万亿、9.59万亿、10.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25.2%和15.2%。从月度看,9月份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5.4%,增速较8月份回落了3.5个百分点。
谈及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首先是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为外贸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稳健为外贸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其次,全球经济和贸易有所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利好我国出口。李魁文介绍,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9%,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0.8%。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欧盟、非洲的出口增速均超过20%,对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速超过了40%。
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为推高进口值的重要因素。李魁文指出,截至10月中旬,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相比去年底累计上涨超过40%,相比去年的最低点涨幅超过130%。今年前三季度,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进口价格同比上涨了11.3%,其中,铁矿砂、原油、铜等商品进口均价的涨幅均超过30%。
对于后续四季度的外贸表现,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比增速可能有所下降,但整体仍然有韧性。全球经历疫情冲击之后,产业链、供应链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出口产品门类多,产业链相对更加完善,因此具有较强韧性。
据李魁文介绍,考虑到2020年外贸高基数的影响,今年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我国外贸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全年仍然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