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记者唐婧)经过9月开学季,“学生平安保险”业务迎来了购买高峰,但与此同时,强制投保、利用“学生平安保险”违规套取费用等问题不断出现,损害了学生合法权益。如何规范保险机构相关经营行为?大家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平险”的全称是“中小学生平安保险”,是属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一种,也是目前少年儿童投保范围广、很普遍的一种保险。往往由学生入学时自愿投保,由学校代为收取保险费,被保险人只需交纳较低的保费就可以获得包括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以及住院医疗在内的多项保障。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介绍,“学平险”最大的特点就是保费便宜而保障范围较广,比较适合未成年学生。郝演苏说:“‘学平险’在我们国家已经做了20多年,在各个地方的中小学达到了很好的普及状态,而且‘学平险’的保费相对很低,对于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平险’这20多年来做得很好。”
近年来,“学平险”逐渐受到市场认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学平险”市场,不规范经营行为也时常发生。例如,部分学校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购买“学平险”;保险公司利用“学平险”违规套取费用等。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强制学生购买的做法是错误的。王国军说:“强制是不对的。学校实际上是帮着学生和学生家长作为一个团体形式来统一购买‘学平险’,不管最终是团体保单,还是针对某一个同学的单独保单都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不要强制。”
此外,郝演苏建议,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年龄和家庭的不同状况,来设置“学平险”的标准。郝演苏说:“不同地区的‘学平险’标准,实际上有些地方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价,比如山区的孩子、城市里的孩子或者是高中段、初中段、小学段,他们的风险状态应当是不同的,所以理论上应当根据学龄的情况,根据当地的情况,根据家长的承受能力,作为一个(参考因素)进行销售。”
进一步规范“学平险”市场,有效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十分必要。日前,北京银保监局正式印发《关于规范学生平安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要严格规范公司销售人员及合作院校人员的行为,保障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不得有强制行为。保险公司应准确记录“学平险”业务财务数据,不得利用“学平险”违规套取费用,开展不正当竞争。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学平险”应该注意什么?王国军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学平险’一定是正规保险公司销售的‘学平险’,还要注意学校是不是强制,如果强制,这是违反规则的,如果不是强制的,学校统一的,是可以参与进去的。也有一些非‘学平险’的产品冒充‘学平险’,到家长和学生那里销售,家长要防止这种情况在自己的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