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9亿元财政出资撬动5332亿元社会投资,国有资本驱动创新的中关村之路
“中关村发展集团以124.59亿的财政出资,累计引领带动社会投资5332亿元投向创新创业领域,放大倍数达到42.8倍,实现对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的全覆盖,占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总产值的33%。”市政协常委、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田文建议,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创新资源,提升新型举国体制服务创新生态效能。
9月24日市政协举行常委会,围绕“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题进行协商议政。
田文在作大会发言时说,在调研过程中科协界别委员发现,中关村发展集团探索走出了一条国有资本驱动创新的中关村之路。除了引领带动社会投资外,中关村发展集团设立中关村海外创新中心,已成为北京的海外高端人才、技术和项目“储备池”,86个海外创新项目落地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有效发挥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技创新各方力量,体现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征。
借鉴中关村发展集团案例经验,田文建议,应加大“硬科技”关键领域的投资,“硬科技”和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是新型举国体制重点发挥作用的领域。此领域投资多为早中期项目,项目的不确定性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在市场化筹措资本时处于劣势,缺乏战略基金长期培育机制。税制是牵引企业发展走向的“牛鼻子”,北京市应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天使创投税收与投资年限反向挂钩(投资期越长、税率越低)政策试点;加大对“硬科技”和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投资基金的引导支持力度,在制度上鼓励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进入产业投资资金。
田文还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从成果转化到产业化,过程长,风险高,需要大量专业机构和人才的服务,目前北京市还未能够建立起顺畅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调动起各主体对接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可推动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发挥政府资源统筹协调和政策保障作用,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组成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联合体,建立利益协同分享机制,进一步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管理措施,明确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合作形式、权益分配等细则,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成果转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