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系”甩卖民生证券遇到了挫折。
9月13日晚间,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终止向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售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
截至2021年6月30日,泛海控股的资产负债率为79.78%,报告期期末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合计为433.17亿元。此前,民生证券一直被看作是“泛海系”的优质资产,是偿债的核心保证之一,随着此次武汉金控终止收购,泛海系的偿债之路再次遭遇难题。
武汉金控终止收购民生证券
2021年7月19日,泛海控股与武汉金控签署了《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意向协议》,公司拟向武汉金控出售民生证券不低于总股数20%的股份。
2021年9月10日,泛海控股收到武汉金控发来的函件。武汉金控决定正式终止对民生证券的收购工作。同时,双方签署的协议终止履行,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已发生的、与本项目相关的费用由双方各自承担。
展开全文泛海控股表示,本次交易终止后,公司作为民生证券的主要股东,将继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敦促民生证券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将继续与其他投资者就民生证券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进行积极接洽,争取尽快引入实力较为雄厚、与民生证券发展战略较为匹配、符合公司相关需求的战略投资者。
此外,公司亦将继续与武汉金控基于战略互信和双方业务优势,在武汉金融城建设、金融服务、产业与投资等方面加强合作,争取实现共赢发展目标。
祸起股权冻结?
武汉金控终止本次收购,并不是无迹可寻。事实上,在收购计划公布不久之后,武汉金控和泛海控股就遭遇了大麻烦。
7月26日晚间,泛海控股公告,烟台山高弘灏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就合同纠纷,将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沈阳泛海诉至济南中院。经公司与济南中院联系确认,济南中院对公司持有的民生证券35亿股股份予以冻结。
在和武汉金控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前,泛海控股已经向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高科以及上海沣泉峪等主体多次出售民生证券的股权。多次交易之后,泛海控股最终持有民生证券的股份仅余31.03%。
换而言之,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5亿股份确认被冻结,那泛海控股和武汉金控等主体的主权转让行为势必受到影响。
股权冻结的公告披露之后,有券商并购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虽然债权方突然插入争夺民生证券股权,但是技术上推进转让并没有障碍,比如,泛海控股借一笔“过桥资金”偿还债务,让股权解冻之后再转让。但是该人士也表示,目前泛海控股展现出来的债务情况比较复杂,无论是协调多方商量解决方案,还是通过借新还旧等方式盘活资金,都存在一定困难。
从最终结果来看,泛海控股并没能在此交易上力挽狂澜。
偿债压力难解
此前,民生证券一直被看作是“泛海系”的优质资产,是偿债的核心保证之一。在和武汉金控签订协议之时,泛海控股坦言,股权转让有利于公司提高资产流动性,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在大幅降低负债规模的同时加速回笼资金,以支持公司业务发展,特别是将更好地保障和推进公司所属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开发建设,深度参与和助力武汉金融城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
而目前来看,“泛海系”偿债压力巨大。
泛海控股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资产总计1708.20亿元,负债却高达1362.8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9.78%,报告期期末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合计为433.17亿元。
泛海控股表示,面对亟待解决的债务压力,公司:
一是加强经营管理,加快地产开发建设,增加可售货值,应销尽销,最大限度回流资金;
二是抓紧落实资产优化处置工作任务,努力盘活或处置公司存量项目和资产,尽快回笼资金;
三是全力加快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部分项目引战工作,引入权益资金;
四是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千方百计增加再融资;
五是做好统筹平衡,加强费用预算管理和管理性支出,妥善安排必要的经营性现金支出以及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支出等。
责编:陈书玉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刚刚!小米造车伙伴曝光,竟然是他,省委书记亲自会见雷军!概念股已"连夜涨停"
全面告急!全球汽车将减产810万辆,什么情况?三大巨头15000亿疯狂扩产,疫情封禁半导体重镇,涨价潮又来?
巨头颤抖!韩美接连出手,"苹果税"遭重创,30%抽成要黄?市值蒸发5400亿!谷歌也被围剿,全球反垄断来袭?
日赚佣金超3亿!A股成交火爆"养肥"券商,财富管理也火了,行情可以走一波了?
如何对抗市场噪声?QFII年换手率为啥不能超过100%?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开谜底,简单的规则是投资秘诀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