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岳琦 每经实习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魏官红
关于双碳目标的讨论如火如荼,领军企业的行动也尤为关键。
9月3日,在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国际能源管理企业施耐德电气发布《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双碳目标下,行业领军企业的看法和规划将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
虽然受访企业均认为“3060”承诺对其中长期利好,但仅有38.7%的企业确定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
企业的顾虑和期盼是什么?
政策是企业观望的原因之一。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熊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制定碳达峰目标还没有明确是达到二氧化碳峰值还是所有温室气体总和的峰值,二者大概差百分之二十多,“很多政策都在制定中,现在很多企业在等官方的指导出来再发布,(这样)可能更加精确、严谨一些。”
另一方面,碳中和涉及的产业链条复杂,这也拉长了企业出台目标与方案的时间。“碳中和也好,气候温度控制也好,这已经不是某个单一企业能够做到的话题,还需要跟上下游的产业链进行联动。”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企业规模与减碳难度相关,反倒是中小规模企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更多一些,很多央企等主力军由于产业复杂,目前还在探讨的过程中。“(企业)现在还是比较谨慎,要严谨地评价评估,然后实现一个说了能真正达成的目标。”熊宜表示。
此外,减碳行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报告指出,受访企业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即零碳势必要加大净投入,但实际上,选择好适合的路径和工具,比如通过引入低廉价格的清洁能源,前期投入成本完全可以较为快速地收回。
“其实我们的建议是,投资肯定是要的,回报率也要计算,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能还要考虑社会责任。在世界温度的控制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积极地响应,同时能够突出自己的品牌,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陈蔚蔚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