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占比在不断提升,达到15.22%,已超过投向基础产业信托的占比,跃升为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二大领域。 具体来看,投向证券市场股票、基金和债券的规模分别为5891.16亿元、2532.77亿元和15876.45亿元,较2020年一季度的增速分别为25.06%、2.97%、29.70%。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股票投资方面,由于信托公司较少参与二级市场的直接投资,包括TOF/FOF、打新、指数增强在内的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并平衡收益和风险的产品往往成为优先选择。 而基于相关底层逻辑,TOF/FOF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被寄予成为传统固收产品有效替代的希望。 对于信托行业来说,日渐火爆的TOF/FOF产品究竟意味着什么?现阶段高净值客户对这类产品接受程度如何?和其他资管机构相比,信托公司的TOF/FOF产品是否有希望做到差异化? TOF日渐火爆 TOF,顾名思义就是“基金中的信托”,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或基金产品的信托产品。从广义上讲,TOF是FOF(基金中的基金)的一个小分类。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共有269款集合类TOF产品和128款集合类FOF产品成立。其中,TOF产品成立数量直逼去年全年成立的274款。 相比之下,2020年集合类TOF产品和集合类FOF产品的成立数量分别为274款和265款;2019年集合类TOF产品和集合类FOF产品的成立数量分别为215款和81款。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对TOF、FOF类产品的发力程度明显提高。 在2009年9月底业内首单TOF信托推出之初,信托行业尚有大量优质的非标资产,而近两年,监管趋严且优质非标资产逐渐稀缺。在这种情况下,TOF/FOF产品呈现出的收益稳健、流动性较好的特点吸引了多家信托公司的目光。 一家信托公司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告诉记者,对于信托客户来说,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是重要的目标。从公司角度,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中,希望设计的产品是收益比非标高一些,流动性比非标更好,波动和回撤要严格控制。 那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现阶段信托高净值客户对TOF/FOF产品的接受程度如何?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高智贤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高净值客户对TOF/FOF产品抱有积极的态度。在大资管背景下,经济基础在变化,政策导向也在变化,高净值客户对于市场风向把握的能力较强,也愿意积极拥抱这类产品。 对于TOF/FOF产品受到客户青睐的原因,高智贤对记者进一步指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客户通过购买这类产品是对资产进行配置,可以分散风险;第二,FOF/TOF的收益相对不错,在非标资产稀缺的情况下是不错的替代产品,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升值。 那么,和其他资管机构相比,信托公司的TOF/FOF产品是否有希望做到差异化?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信托公司的TOF/FOF产品和其他资管机构相比总体是趋同的,差异化主要还是体现在信托机构的高净值客户高度集中,个别产品可以体现适应对应公司客户偏好的个性化条款安排,特别是超高净值客户做家族信托安排的时候。 拓宽产品渠道 为了进一步实现差异化发展,相关产品端或许还要结合客户的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和其他资管机构相比,信托公司的TOF/FOF产品有希望做到差异化。信托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时间里积累了众多高净值客户,高净值客群的结构及客户风险偏好的差异化是信托公司发展差异化TOF/FOF产品的基础。高智贤告诉记者。 而信托公司目前也在积极利用这个优势,开发差异化的资管产品。高智贤进一步指出。 那么,随着非标转标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在产品端信托公司如何进一步做强?如果短期来看,信托公司在投研方面还无法完全掌握主动性,是否有单纯变成“销售渠道”的可能? 对此,高智贤告诉记者,现在可以看到很多信托公司与证券、基金等机构进行合作,这是信托公司当下的最优选择,合作不仅可以拓宽信托公司的产品渠道,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更是信托公司对投资人负责的重要表现。 目前其实可以观察到,一些信托公司的投研能力也是很强的,但这种能力可能没有体现在对市场进行判断并在市场中发出声音方面,更多的是在产品设计和发展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体现。高智贤进一步分析称。 对于投研主动性与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廖鹤凯告诉记者,销售渠道有时候也并非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部分较为强势的销售渠道也会在交易过程中占据一定主导地位。 目前从产品端来看,少数信托公司或者其子公司、兄弟公司已经深耕资本市场多年并拥有成熟的团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配业务团队规模。廖鹤凯指出,这类机构往往也会和外部运作较好的成熟团队开展合作,来扩充产品线。 而行业中的多数公司在没有投研团队的情况下,更多的是与外部成熟团队合作做筛选和风控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会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来定是否增加自研团队。廖鹤凯表示,主要还是取决于业务发展情况,可以说,构建自己的投研团队现在对于大多数信托公司来说应该是没有太大技术难度的。 有望延续增长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占比在不断提升,达到15.22%,已超过投向基础产业信托的占比,跃升为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二大领域。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股票、基金和债券的规模分别为5891.16亿元、2532.77亿元和15876.45亿元,较2020年一季度的增速分别为25.06%、2.97%、29.70%,在资金信托中的占比分别为3.69%、1.59%和9.94%。 股票、基金、债券的规模、增速、占比呈现较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信托公司发展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的路径和方向。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陈进指出。 有分析认为,证券投资领域的信托资金有望在2021年继续延续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 那么,结合信托公司在证券投资领域的投入来看,这个过程的节奏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 从历史经验看,证券市场的资金增长速度和证券市场的表现正相关。如果A股未来表现比较好,那么发行速度肯定会比较好;如果A股表现一般,那么发行规模也肯定会受到影响。高智贤对记者分析称。 廖鹤凯告诉记者,信托公司在证券投资领域的投入是伴随着整个对融资类业务进行非标转标的过程中的,债券投资类业务会逐渐替代非标融资类业务,这也是基础产业类信托占比下降的原因。“基金和股票市场的参与度会在未来持续增加,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应该还是会弱于债券投资比例”。 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王和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看似简单的证券服务业务其实是有门槛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和客户积累对于信托公司转型时期相关业务规模的增长有较大的影响。 而进一步观察这一指标项下的头部、尾部公司规模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18-2020年,头部公司的证券信托规模扩大了17.97%,而行业整体证券信托规模仅上升3.46%,说明头部公司对尾部中小公司证券业务有挤出效应。王和俊分析称。(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