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的、“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实用化时代。像日立公司推出的具有触觉、压力传感器,7轴交流电动机驱动的机器人;美国Milacron公司推出的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由电液伺服驱动,可跟踪移动物体,用于装配和多功能作业;适用于装配作业的机器人还有像日本山梨大学发明的SCARA平面关节型机器人等。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不仅仅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大到航天飞机的生产,高铁的开发,小到圆珠笔的生产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从较为成熟的行业延伸到食品等领域。由于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与传统工业设备相比,不仅产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而且产品的个性化程度高,因此在一些工艺复杂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可以让工业机器人替代传统设备,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率。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世界上工业机器人的总销量已经从29.4万台突破到34.6万台。可见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之广。
02 负载
负载指的是机器人在其工作空间可以携带的负载。一般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这个时候你可以根据你的工件重量来做对应的选择。
另外要注意的是机器人的负载曲线,不同的距离位置,实际负载能力会有差异。(温馨提醒:工件重量不超过负载范围有利于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
03 运动自由度(轴数)
机器人配置的轴数直接关联其自由度。如果简单的场合,4轴机器人就足以应对。但是,如果应用场景是小的工作空间,且机器人手臂需要很多的扭动,6轴或7轴机器人将是好的的选择。
轴数一般取决于该应用场合。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选型多一点的轴数在灵活性方面会更好。这样便于后续重复利用改造机器人到另一个适用场合去适应更多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