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机器人
1、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提高各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它能代替人从事单调、笨重或危险的工作,且不知疲倦,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采用机器人装卸工件,比人工装卸节省工时,生产率提高。
2、可以实现劳动作业省力化
人类发明机器人的起初目的是为了用其代替人从事有害、危险、艰苦、单调的工作,改善人的劳动条件。工业机器人可以不知疲倦地代替人进行搬运、上下料、堆垛、化工操作等作业,不仅可使人免除重体力劳动,还可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减少人员伤wang,实现作业省力化。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它还能不断地拓宽人类的活动领域,使人类可以进入到过去想进入而无法进入的地方,如太空、海底等。因此,UR机器人在大多数应用中都无需安全围栏,目前有80%的UR机器人工作生产线都没有使用安全围栏。
机器人解放人工固然美好 但伤害到人类后你就懵了
2016年,谷歌智能程序击败世界围棋guan军后,深度学习应用受到全球关注。商业企业都希望能够利用这种技术,在各种“大数据”中找到有用的模式。2011年,IBM的超级电脑沃特森成为AI领域的另一个分水岭,在智力竞赛《Jeopardy!品种民用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中击败2位前人类guan军。另一个重要进步是“物联网”的出现,而且随着更多产品、家电、可穿戴设备以及公开位置的传感器开始联网,并全天候发送信息,“物联网”将越来越庞大。“老大哥”可能不会总是监视你,但数以万亿计的“小弟”可能会。
民用
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1.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随后,成立了世界上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3.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