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之前要先整理整体建库和补充著录
档案数字化之前的整理工作包括整体建库及补充著录两方面。在进行档案数字化时对于没有完整著录信息的单位需要对目录集中著录和建库,在完成编目工作后,才有可能衔接数字化对象审批、档案出库、整理、检查核对等工作;对于已建库但条目信息仍不完整的,应该对缺失、错误等信息进行纠正,以确保信息完整,从而支援档案数字化成果的服务利用工作。如进一步设置及补充人名、地名、附件等著录项目。
正确的态度和严肃性是档案整理中不可或缺的
档案具有政治性保密性特点。为了突出档案工作严肃性,在前期整理工作中,整理人员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认真核对各项内容,如拆除装订、实体检查及数量清查等。其中的拆除装订工作,是提高数字化效率的关键,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纸张较为脆弱、过薄,可以不拆除。实体检查主要是核对档案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漏页现象。数量清查可以按照目录进行,确保数据库中的各个条目对应要素与实体相符合。如果发现错误,应立即纠正。
档案分类要注意详细划分来规避不利影响
档案进行分类时,通常要求按照产品型号、设备型号、项目编号等进行子类的划分,并根据子类进行整理组成案卷,但在具体整理工作中,时常出现部分文件无法归属于哪个具体的型号或项目的情况,或者文件与几个型号或项目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会加大档案组卷难度。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即使属于同一产品、同一设备或同一项目也有所区别,同时也会影响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但在实际整理过程中,档案组卷后,通常会将这些不同保管期限的档案集中管理,并进行装订固化,不仅不利于后期检索利用,同时也对后期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阻碍。且在档案整理工作中,档案信息著录通常以案卷为著录单位,而未对该卷的每份档案信息逐一进行著录,这样会导致档案信息内容不够明确,对后期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