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磷化液生产前,应检查所有的磷化设备,如管道、喷嘴是否堵塞,清洗槽的水是否洁净。磷化槽的温度和喷淋压力是否符合规定等,重要的是应分析化验磷化处理液的总酸度、游离酸度和促进剂浓度等磷化参数,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之内,随着磷化处理的进行,磷化液成分不断地消耗,通常每班应分析两次,做到及时地补加。对于浸溃处理,工件应上下颠动,消除可能存在任何气穴,对需除锈的工件应除锈,除锈水洗后的工件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要短,尽量避免工件的二次生锈。
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化膜处理。工程上应用主要是钢铁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
按处理温度分:高温型(75-100℃,能耗大,磷化物沉积多,形成的磷化膜厚度达10-30g/㎡)、中温型(50-75℃,处理时间5-15min,磷化膜厚度达1 -8g/㎡)、低温型(30-50℃)和常温型(10-30℃,节省能源,使用方便,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能耗小,但溶液配制较复杂,膜厚度达0.2-7g/㎡)。
磷化剂作为现代金属表面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研究将围绕着更加效高、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开发更环保磷化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研究人员将更加重视开发安全、环保的磷化剂,并探索新的磷化剂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技术进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磷化技术也将不断更新迭代,例如,先进的纳米磷化技术、高智能化的磷化设备等,将会对磷化剂新的性质和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提高磷化剂的应用范围:在拓展磷化剂应用范围方面,研究人员希望着眼于发掘磷化剂与不同物质(如陶瓷、玻璃、水泥等)的结合和应用,实现磷化剂前沿创新与产业应用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