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德国的A.Wittemoser采用了可以被磁化的铁丸来代替硅砂作为造型材料,用磁力场作为'粘结剂'。这就是所谓'磁型铸造'。1971年,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在1980年以前使用无粘结剂的干砂工艺必须得到美国'实型铸造工艺公司'(Full Mold Process,Inc)'的批准。在此以后,该就无效了。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9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Saturn建立了一个年产5.5万吨的新铸造厂,有三条全自动的消失模铸造生产线。
1991年,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在都灵建成欧洲规模的消失模生产车间,年产量1.5万吨。
1993年,德国宝马公司建成年产20万只各种规格铝合金气缸盖的消失模生产线。
2001年,美国通用的SMCO建成目前世界上先进、规模大的消失模铸造厂。
单机或简易型
通常在铸造车间设置1-2台(造型时用)三维振动台,几个-10多个砂箱,砂箱吊运或设有辊(轨)道的砂箱简易输送线,干砂一般是自然冷却或设有简易型砂冷却装置,另加一套抽真空系统和砂除尘筛分设备。投资灵活,费用在8-15万,生产规模一般在500-5000吨。 这种生产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花钱少,上马快,深受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欢迎,发展十分迅速。这类工厂占我国消失模铸造厂点的90%以上。
解决途径:
对于消失模铸件粘砂缺陷而言,其一般可在不同情况下出现在铸件的各个部分:在无负压情况下,粘砂多出现在铸件底部或者是侧面,以及铸件热节区和型砂不易紧实区;在负压浇铸时,各面均可出现,尤其是铸件转角处和组串铸件浇注时的过热处
1 预发泡模型生产是消失模铸造工艺的一道工序,复杂铸件如汽缸盖,需要数块泡沫模型分别制作,然后再胶合成一个整体模型。每个分块模型都需要一套模具进行生产,另外在胶合操作中还可能需要一套胎具,用于保持各分块的准确定位,模型的成型工艺分为两步,一步是将聚珠粒预发到适当密度,一般通过蒸汽快速加热来进行,此阶段称为预发泡。2 模型成型经过预发泡的珠粒要先进行稳定化处理,然后再送到成型机的料斗中,通过加料孔进行加料,模具型腔充满预发的珠粒后,开始通入蒸汽,使珠粒软化、膨胀,挤满所有空隙并且粘合成一体,这样就完成了泡沫模型的制造过程,此阶段称为蒸压成型。成型后,在模具的水冷腔内通过大流量水流对模型进行冷却,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模型,此时模型温度提高且强度较低,在脱模和储存期间必须谨慎操作,防止变形及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