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浙江高考成绩出炉,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也正式启动。对于浙江的考生来说,今年的选择和机会有所增加,多所高校“上新”开始招生。
其中热度最高的要数北航中法航空学院。5月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研究院揭牌暨校园启用仪式在杭州举行,近日北航中法航空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发布,计划在浙江招本科生60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获悉,连日来,已有不少浙江家长、考生来电咨询这所新校园的招生、培养问题,接下来浙江招生组也将陆续展开招生录取工作。
在受访专家看来,北航中法航空学院落地给浙江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留在省内上一流高校的机会增加了,同时更关键的作用是为浙江补齐补强高等教育短板又增添一重要砝码。
当前,浙江正在谋划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近期浙江省教育厅公开征求《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包括建设新型高校等系列新举措,以期在新一轮高等教育资源角逐中加速“突围”。
根据规划,到2035年,浙江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居全国前列,全面建成高等教育强省,满足浙江人民在家门口上好大学的期盼,综合实力与共同富裕示范区相匹配、与“两个先行”对于创新和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发力新型高校补高等教育短板
据教育部截至2023年6月15日的统计数据,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其中江苏和河南数量最多,分别有168所,其次是广东省有162所高校,然后是山东省共有156所,湖南省、四川省都是137所。浙江则有109所。
从“双一流”建设情况来看,目前浙江仅有3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与周边上海、江苏等省市数十所的数量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目前浙江高等教育布局较为集聚,均衡性不足,主要集中在省会杭州,宁波除宁波大学为双一流外,知名高校也明显短缺,整体来看,浙江高等教育总体实力和组合效应亟待加强。”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柯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初浙江省教育厅就曾提出,积极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新模式,加快打破优质高教资源布局不平衡格局。
此次《若干意见》在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方面也明确提出,推动优化高校层次和类型结构、创新机制建设新型高校、完善高等学校规划布局,探索以省部共建、省市共建、部门共建等方式,支持每个设区市重点建设好1-2所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浙江正在加速建设或筹建一批新型高校。今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支持新型高校建设实施细则》,明确以一事一议、一校一案等方式,在资金保障、用地需求、资源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支持新型高校建设。
对照上述文件标准来看,目前西湖大学、北航中法航空学院,以及还在筹建的甬江理工大学(暂名)都属于新型高校范畴。
“相比传统综合类院校,浙江新型大学主要走‘小而精’路线,避免过去那种盲目追求校园占地面积扩大、在校师生数量增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夏学民指出,这些新型高校未来发展的图景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多样性有特色大学、创业型大学、开放型大学、创新性大学和高成长性大学。在此基础上,浙江新型高校的发展路径也愈发明晰,将聚焦优势领域,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促进知识溢出与成果转化。
以西湖大学为例,作为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校,西湖大学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和依托创办,自2015年3月筹办以来,就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目前,西湖大学在制度设计、校园规划、师资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当地媒体看来,当前浙江发力建设新型高校,正是切换赛道的关键一招,新型高校承载了浙江高等教育“突围”的全新可能。
专家指出,此次浙江出台实施细则将新型高校支持方式和程序进一步明确,并与考核机制有机结合,意味着浙江已初步形成持续支持新型高校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更有利于新型高校稳定发展,加快构建浙江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事实上,伴随着高等教育家底不断丰厚,近年来浙江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同频共振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全省高校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契合度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近3年,浙江高校主动布局一批服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产业急需专业103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61.31%。同时,撤销就业率低、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与学校优势特色关联度低的本科专业101个。
此次《若干意见》也进一步明确,原则上本科高校一般设置不超过50个专业,高职院校一般设置不超过40个专业。鼓励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加快调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对于浙江来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正成为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赋能点。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此次《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推进一体建设创新平台、一体培育创新人才、一体组织科研创新。
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浙江着力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教育、科技、人才要素展开了一系列重大行动部署。其中,“建设高水平大学”就被列为实施重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的重要一环。
《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将大力实施高校“双一流196工程”,支持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支持西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全省建成一批教育、科技、产业高效协同的高水平大学,推动更多省属高校跻身国内一流、世界一流。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浙江高校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围绕着大学大院大所,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将加速诞生,促进研发成果转化。
在柯敏看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浙江加速“双一流”建设信号明确,核心是要补齐高校对科技创新贡献度不足这一短板,为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尽管2022年浙江省研发投入强度已接近3%,位列全国第四位,但从R&D经费内部支出结构来看,浙江企业支出占比达90.12%,政府和科研机构投入占比不高,与上海、北京等地差距明显,研发投入过于依赖企业,更多投向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环节。”柯敏分析指出,从长远发展看,浙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发投入,不断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
在此基础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若干意见》也围绕推进浙江高等学校扩大和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多渠道增加高等学校经费投入、全面扩大高等学校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措施,进一步释放高校科研创新动能。
比如明晰各有关部门管理高等教育的权责,规范管理方式和程序,减少对高校办学不必要的考核、评估、检查;扩大薪酬分配自主权,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薪酬制度,遴选若干具备条件的高校试点自主确定绩效工资总量等。一系列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正在加速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