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们透过一件件传世珍宝、一帧帧历史影像、一个个非遗好物,感受着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感叹着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愈发澎湃昂扬。
更深刻认识中华文明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坚强支撑。”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表示。近年来,我国陆续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0座、中国传统村落6819个;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依托国家古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等项目,一些濒危的传统艺术得到抢救,一些被破坏的文化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和提升。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离不开考古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得以推进,良渚、石峁、二里头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边疆考古取得大量发现,“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水下考古陆续开展,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奋斗目标,考古工作呈现全新气象。
考古工作者正将中华文明长卷的细节刻画得愈发清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深化考古和文物研究阐释,是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坚强支撑。”金瑞国表示。
把文化温度转为创新热度
从还原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剧《只此青绿》惊艳神州,到《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再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情趣结合的“国潮”产品受到追捧,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汇入新时代向前的洪流。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三星堆博物馆的纵目面具水杯、甘肃省博物馆的文创玩偶“马踏飞燕”……眼下,融合文化和创意的爆款产品层出不穷,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屡创新高。
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高鹏表示,“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年轻消费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正是近几年‘国潮’消费兴起的重要原因”。
从剪纸、篆刻到扎染、织造……非遗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增加至43个,位居世界第一。当下,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正在拉近非遗、传统手艺人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与现代表达方式结合的非遗产品,借助网络电商、“非遗购物节”等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凝聚人心增进福祉
博物馆保存了大量考古出土的文物、传世的文献实物资料,如同璀璨夺目的珍珠一般,串联起中华文明发展史。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居全球前列;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结合文物资源特色,将文物考古研究成果转化为妙趣横生的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根脉。
在山西、安徽等地,古遗址直播系列活动依次展开;河北推出“诗词歌赋寄情思”线上展播;上海开展“寻找外滩的中国建筑师足迹”线下行走。借助科技等手段,古老文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与教育互动,不断满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