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竞争压力,我们采取了‘往后延伸、多点突破’的策略。往后延伸,除了做发电机,我们也涉足高效电动机、先进储能设备等,把‘发、用、储’各个环节的商机都挖掘出来。今年,我们在矿山电机、电动船舶、飞轮储能、能源合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借助外脑资源
打造矿山电机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围绕节能、绿色、环保、高效电机,湘电股份大力投入研发力量,同时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外脑资源”,将对方的设计优势和自身的制造优势相结合,缩短了从设计、验证、生产到投放市场的孵化周期。
在走访湘电股份的民用电机车间,记者见到湘电股份在车间中设立了工匠创新工作室,将技术创新、培育新人和实际生产并排放置在同一个车间中,实现了“有问题现场解决,有创新现场验证,有学员现场传授”的无缝对接。
在湘电股份车间中的工匠创新工作室(摄影:肖伟)
湘电股份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举例说明,“以矿山电机为例,我们采取了永磁直驱电机电控系统,由于节约了传动装置,提升了能量转化率,减少了设备复杂度,较市面同类产品可节能15%到20%。如果对已有矿山电动生产线进行节能化改造,可节约的电能更多。下游客户在比对之后,认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的客户还提出了整条生产线的电动化节能改造需求。”
他补充,“过去,我们在矿山领域主要是生产部分电机产品,现在我们将电机产品覆盖到了矿山生产的多个环节,包括电动摇床、破碎分选、碾磨精选、特大型电动矿车等领域,可实现整条生产线的电动化。海外部分客商闻讯后,也前来观摩学习,希望在新建矿口使用我们的全电动化方案。亦有国内客商在对比燃油驱动生产线之后,向我们提出了电动化升级改造需求。”
瞄准绿色航运
推动电动船舶替代
在与会股东当中,有一位股东来自湖南地区,自我介绍曾从事船舶生产工作,对于湘电股份所说的船舶油改电、电动船舶替代燃油船舶等业务颇有兴趣。
张越雷向他介绍相关情况,“我们和宁德时代合作开展电动船舶内河航运验证工作。经我们的验证船所取得的数据来看,一艘电动船舶的投资约为900万元,年均可回收成本200万元,不到5年就可完全回收成本。而且船舶实施油改电、采用电动船舶从事航运后,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符合各地践行‘绿水青山’理念的需求。”
上述股东听后,对上述业务前景进行正面展望,“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不仅是湖南,江西、广西、湖北、四川、福建等地均有大量水运业务,燃油船舶保有量较高。如果推行电动船舶替代燃油船舶,燃油船舶改装为电动船舶,应有较大市场空间。”
湘电股份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发、用、储’等领域,我们类似的创新数不胜数,包括余热发电、余压发电、蒸汽发电、地铁动能回收、风电(光伏)电站调峰储能等等。为加快绿色、‘双碳’新产品推广,我们还特别设立了智慧能源子公司,专门负责‘双碳’产品的市场拓展。积极推进能源合同管理等新的商业模式,与客户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从企业节能创效中进行利润分成,分批回收前期投入成本。现在智慧能源子公司的员工都在加班加点接待各路客户,我们的新产品研发中心成了客户和投资机构必到的‘网红打卡地’。”
湘电股份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摄影:肖伟)
国联证券分析师贺朝晖对上述情况给予积极评价,“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核定了未来三年省级电网执行的输配电价格,重新定义工商业用户电价构成,推动电价改革向纵深方向前进。对于拥有高效电机技术、开展低效电机及燃油机替代、能灵活配置电能资源的上市公司而言,上述政策落地实属利好,有望释放市场增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