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龙头大全能源爆赚191亿元,企业投产热情高涨,多晶硅价格下探,产能过剩苗头浮现?
华夏时报记者陆肖肖 实习记者 李佳佳 北京报道
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度和硅料价格上升的双重影响,上游硅料龙头企业去年赚得盆满钵满,今年年初以来,多晶硅企业投产热情持续高涨。
3月1日,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全能源”)发布的公告称,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多晶硅产量3.1万吨-3.2万吨;考虑年度产线检修的影响,预计2023年全年多晶硅产量19万吨-19.5万吨。记者查询发现,2022年该公司的多晶硅产量为13.38万吨,2021年为8.66万吨,近两年,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量提升显著。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多晶硅企业投产热情高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持续升温,企业投资回报在不断改善,对多晶硅企业而言,投产热度上升是可观的投资回报以及良好的市场行情的体现。”
量价齐升 多晶硅龙头企业盈利大增
2月28日,大全能源公布了2022年度业绩快报。大全能源称,经初步核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40亿元,同比增长185.64%;实现归母净利润191.20亿元,同比增长234.05%。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大全能源表示,2022年,光伏产品已经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实现平价上网,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碳减排的有效能源解决方案。此外,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全球整体光伏产品需求保持旺盛。光伏产业其他环节扩产提速,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依然供应紧缺,造成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不仅如此,根据公告显示,其他几家硅料龙头企业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攀升。3月1日,新特能源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41亿;同比增长66.68%;公司归母净利润133.95亿元,同比增长170.33%。
2月19日,协鑫科技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不低于204%。1月19日,通威股份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2-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
那么,这种爆发式的业绩增长能否延续呢?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大全能源等多晶硅行业内的企业的业绩高增长,应该是市场需求推动的价格上升带来的毛利空间扩大,与企业运营水平共同提高的结果。他认为,前者受行业与市场大势变化的影响,企业很难改变,企业只能以提升运营进行部分业绩改善,因此目前这种业绩增势和增速实际上很难一直持续。
不过,在王赤坤看来,当前,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获得的投资回报较高,多晶硅企业持续高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年后开工消息不断 业内人士表示强者恒强
自2022年以来,除了上述的传统老玩家之外,众多资本玩家挤进多晶硅市场,其中,不仅包含一些下游的光伏企业天合光能和阿特斯,还有像江苏阳光这样跨界而来的企业。
2022年,可以说是硅料企业“大丰收”的一年,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量价齐升,四大硅料企业吸金能力超强。
今年年初以来,多晶硅企业扩产、开工消息不断。其中,2月10日上午,吐鲁番市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复工开工仪式在吐鲁番市鄯善县鄯善工业园区鄯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举行,总投资1292亿元的167个重大项目集中复工开工。据悉,合盛硅业今年计划新增投资200亿元,建设20万吨/年多晶硅、三期40万吨/年有机硅、三期40万吨/年工业硅、8×75兆瓦背压机组等项目。除此之外,东方希望、赛能硅业、信义集团等多家企业也密集开工。
各路资本瞄准多晶硅赛道,纷纷入局,行业竞争现状究竟如何?
3月1日,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前5家企业产量共计8.05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82.5%。截止本周,国内硅料在产企业维持在15家。此前,该协会预计到2023年底,国内在产企业数量将增加至20家以上。年产能增量约104万吨/年,包括现有在产企业扩产项目约74万吨/年,新进企业新建项目约30万吨/年。
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多晶硅行业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逐步走向垄断竞争的趋势。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也认为,多晶硅龙头企业已经垄断了大部分的产能。从生产规模到工艺的先进性,再到他们的成品率、良率等等,均具备一定的垄断地位,有一定技术壁垒和工艺壁垒,这种优势比较明显。他还表示,硅料行业很可能会面临着强者恒强的局面,产业集群效应也比较明显,头部企业的优势地位会更加突出,看好像大全这样的头部企业未来的发展。
多晶硅价格走势如何?未来是否会产能过剩?
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多晶硅产能释放与光伏快速发展的需求都呈上升状态,因此多晶硅价格未来中长期走势应呈稳中有降之势。在他看来,行业集中度会快速上升,未来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是一定的。
3月1日,硅业分会发布的最新一期多晶硅周评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2.2-24.6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3.95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1.20%;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2.0-24.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3.74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1.12%。
据了解,此前两个月,硅料价格呈现上升趋势,上周硅料价格较为企稳。不过,最近两天,硅料再次出现降价苗头。硅业分会指出,由于市场上对于硅料企业库存量有些许误判,未来价格走势下跌的预期情绪浓厚,加之硅料企业签单量增加,且成交价格区间价差较大,因此本周硅料价格呈现小幅下跌的走势。
硅业分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9.76万吨,环比小幅减少3.7%,主要是受自然天数减少影响,同时也有个别企业小型设备维护,导致2月份多晶硅供应低于预期。
价格微降,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王赤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晶硅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新能源车、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未来多晶硅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而这正是多晶硅企业未来增长的来源。
他认为,多晶硅行业内同比增长的企业有待于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只要科技的驱动力是有效的,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便有无限持续的可能性。至于产能过剩的风险,在王赤坤看来,由于当前全球市场对多晶硅需求旺盛,暂时还没有产能过剩风险出现。
多成员国欲阻止欧盟内燃机禁令
近期,一些欧盟大国威胁要阻止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有效禁止内燃机的计划,挑战欧盟气候变化应对方案。欧盟目前正调整多项涉及绿色产业的方案,防止虚假“绿色”融资和过度伤及原有产业。
据《华尔街日报》3月1日报道,德国和意大利本周表示,可能在本周和下周的重要会议上阻止内燃机禁令的正式批准,即欧洲议会2月14日通过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
德国表示,除非欧盟委员会同意使用合成燃料,这些燃料可以像汽油和柴油一样燃烧,但与全电动汽车一样能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否则不会同意欧盟的决定。
在欧盟委员会领导下,欧洲采纳了一项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雄心勃勃的计划。这项协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以及从2035年起禁止新的内燃机汽车。该协议于2021年7月正式提出,考虑到部分国家和汽车企业的抵制,最终版本还是提供了一些灵活性,包括年产量低于1万辆的小型汽车制造商,可以在2036年前实现较低排放的目标。如果通过该项法案,2035年以后,全新的插电混动和普通混动车型也将无法在欧洲销售。
但汽车行业的部分领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主张将合成燃料纳入该协议,这样既可以实现减排目标,也能使代价高昂的摆脱内燃机的行动推延到未来几十年里慢慢消化。这些领域的雇员人数高达340万人,占欧盟所有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将近12%。
除德国和意大利外,还有两个国家不支持这项协议。四位欧盟外交官称,波兰已通知其他成员国,准备对该协议投出反对票。保加利亚则暗示准备投弃权票。波兰政府此前称,这样的禁令将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导致成本增加。这些国家如果一致行动,其票数足以使该计划搁浅。
欧盟委员会的一位发言人说,提出什么样的立法建议,什么时候提出建议,取决于欧盟委员会领导层。他说:“要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过渡到零排放车辆是绝对必要的。”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近期有新的进展。欧洲议会当地时间2月28日晚间发布声明称,欧盟谈判代表当日就世界首个绿色债券发行标准达成协议。使用这套绿色债券标准的公司必须符合欧盟关于可持续项目的分类标准或指南,相关规则将使投资者能够识别高质量的绿色债券和公司。
这一协议旨在打击债券市场中的“洗绿”“漂绿”行为,标志着对这一资产类别进行监管迈出第一步。
不过,在分类标准框架完全建立和运行前,欧洲议会允许将绿色债券收益的15%投资于规则尚未覆盖的活动。此外,所有选择在营销绿色债券时使用该标准的公司将被要求披露许多关于债券收益如何使用的信息。这项协议还有待欧洲议员和欧盟成员国的最终批准。
触及“1元退市” *ST荣华自3月3日起停牌继*ST凯乐、*ST金洲、*ST西源后,又一面值退市股尘埃落定。
3月2日,*ST荣华报收0.61元/股,跌幅为4.69%,总市值降至4.06亿元。当日晚间,*ST荣华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因公司股票自2023年2月3日至3月2日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已触及终止上市条件,公司股票自3月3日开市起停牌。上交所将根据相关规定,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股价持续走低的背后,或与*ST荣华的业绩表现脱不开关系。
根据*ST荣华此前披露的业绩预亏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8亿元左右,期末净资产约为-4.36亿元。若2022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继续为负,公司将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自发布2022年业绩预亏公告以来,*ST荣华股价连续跌停,很快就跌破了1元“警戒线”。
“退市新规下,投资者更多地关注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面临财务类、重大违法类等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用脚投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已有*ST凯乐、*ST金洲、*ST西源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1元退市”标准。其中,*ST凯乐已于2月8日被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其股票于2月15日被摘牌。
2021年,*ST荣华的净资产为-8042.18万元,2022年,*ST荣华预计期末净资产约为-4.36亿元。将控股股东荣华工贸的焦炭生产线租赁过来开展焦炭生意,是“拖累”*ST荣华净资产指标的一大原因。
*ST荣华的主要业务为浙商矿业旗下金山金矿和警鑫金矿两座矿山的黄金开采、选冶、加工与销售。因矿石品位较低、产出率低等原因,2018年、2019年业绩持续亏损。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ST荣华在2019年以2400万元/年的租金从荣华工贸租来了年产150万吨焦炭生产线,开展焦炭+黄金双主业。
在租赁初期,*ST荣华投入2.03亿元对焦炭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但投入生产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在回复上交所下发的2022年第三季度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时称,从2020年4月份投入生产至2022年三季度,上述生产线累计亏损4.14亿元。
上海海汇律师事务所律师娄霄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ST荣华的焦炭生产线几乎年年成本倒挂,上市公司却还要向控股股东支付租赁费和维修成本,这已经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ST荣华3月2日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中,公司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租赁荣华工贸年产150万吨焦炭生产线。租赁期内,公司对焦炭生产线改造投入形成的资产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1.64亿元,由荣华工贸回购。荣华工贸能否按时支付资产回购资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资产回购事项无法增厚公司2022年期末净资产。
“为荣华工贸及其关联方借款违规提供三笔连带责任担保也是减损*ST荣华净资产的主要因素。”娄霄云告诉记者。
2017年,*ST荣华为荣华工贸及其关联方荣华农业的融资租赁及借款事项提供了三笔连带责任担保,合计担保金额为4.5亿元。公司在回复2021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中称,自法院判决后,公司已累计计提预计损失4.42亿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