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新苏南” 江苏常州宣战“危污乱散低”
PM2.5、PM10改善幅度和优良天数比例均列江苏全省第二,大气综合指数改善率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列第五——正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工业重镇常州,2022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经济总量翻番、空气污染减半。
如何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危污乱散低”企业综合治理是常州“关键一招”,自2021年3月全面启动,两年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向存量要增量、向治理要效益。
如今的常州工业规模总量突破两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8%,这离不开当年“苏南模式”打下的基础。但随着时间推进和发展方式转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弊端逐渐显现,部分传统乡镇企业演变成“危污乱散低”企业。
在有“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之称的横林镇,既有以钢混结构为主的花园式工厂,也有不少靠彩钢瓦混搭而建的作坊式小厂。有的厂房附近道路坑洼不平,车辆驶过时乘客头部还会撞到车顶。
类似情况在常州并不少见。以常州经开区为例,其开发强度达53%,培育了13家上市公司,但大量土地被村级工业园占据,多家小作坊租用彩钢瓦棚生产,亩均产出较低。从行业看,常州涂料产业有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但超八成属小微市场主体,部分生产项目靠近学校等敏感目标;一些电镀企业承包经营,污染较重。
经多轮整治,一些企业仍未达本质安全与环保水平。武进生态环境、应急和供电等部门调查发现,一些玻璃钢企业仍存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有的企业仍存安全隐患。新北区孟河镇汽摩配近两千家企业中,中小微约占九成,部分企业挤占消防通道,有的安全环保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突出,成为群众口中的“牛皮癣”。
只有舍弃“危污乱散低”企业,才能换来百姓、市场、政府和社会更大的“得”。在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看来,“出现‘反复治、治反复’问题,主因是排查不细致、整治不彻底。”他强调,要杜绝“交差式治理”“数字型整改”,更大力度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2年下半年,常州转入以重点行业和工业片区为对象的综合治理阶段,市长出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市长协调,市应急、工信等多部门专班化运作。常州还规划从2023年起,通过三年时间集中攻坚,完成企业整治提升6000家以上,腾退土地1万亩以上,低效用地再开发10万亩。
作为产业密集、人口密集的苏南城市,常州探索促发展与防风险同部署同落实,既要锚定“高端产能、绿色产业”持续做加法,也聚焦“低效供给、低端产能”坚定做减法。
仅2023年,常州就有9个集聚区建设、33个工业片区更新、116个技改提升项目全面开工,全年整治提升企业2000家以上,腾退盘活土地空间23000亩。
始于治理,终于转型。横林跨境电商产业园片区原是典型的“危污乱散低”集聚区,实施整治提升后,拟规划建设成为国内出口家具行业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物流于一体的重要产业集聚地。
横山桥镇副镇长张祥龙说,以前整治“危污乱散低”主张“赶走一批,提升一批”,受限于土地和空间资源,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该镇以“工改+宅改”双轮驱动的方式为八方工业园区的业态重新布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走进横山桥镇万洋智能智造科技园建设现场,一整片土地已经平整完毕,部分厂房开工建设,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又一次全新转型发展。”谈及综合治理带来的改变,许多企业家都表达了类似感受。
回望40多年发展之路,不少常州企业家感慨他们来到了新的风口。乡镇企业蓬勃兴起,驱动苏南彻底迈向工业化道路;走转型升级、国际化之路,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是苏南模式的二次嬗变;依靠创新驱动彻底转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新时代苏南模式应有的现实模样。
常州市市长盛蕾称,“危污乱散低”治理就是要带领苏南企业家二次转型,推动“苏南模式”现代化升级。
“新三样”出口领跑 海外布局加快 ——透视福建外贸企业开年新动向寒冬过去,春归有期。尽管仍面临外需走弱等多重困难,福建众多外贸企业一开年就抢抓订单拓市场,加速复苏,向“韧”生长。有的凭借新能源产业优势,外贸出口向产业链高端攀登;有的加快出海跨境布局,积极向价值链上游环节延伸;有的创新贸易新业态模式,努力激发活力增强动能。
向“高”攀登:出口“新三样”开年抢跑
1月31日,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的两千多箱储能电池乘船“远渡重洋”,这是该公司锂电产品新春出口的第一单。
这家新能源储能设备生产企业主营家用储能电池系统,从去年5月开始向海外出口,产品供不应求,当年出口额就近10亿元。“今年公司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总经理陈绍辉说,近年来海外家庭储能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好,今年一开年订单持续增加,相关部门也全力支持企业“争春早”,两天内就办好了全部出口通关流程,公司正开足马力赶生产。
在福建南安,全省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十几条自动化生产线全天候高速运行,太阳能电池日产量高达80万片。
“我们春节期间一直是满产状态,今年一开年订单就已经排到六七月份,为了抢进度,我们大年初四就开始为新扩产的项目招工了。”企业生产负责人卢发树告诉记者,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的潜力巨大,光伏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产能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期。阳光中科最近两年的产能增长了六倍,去年销售额达14亿元,今年有信心再增长两到三倍。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近日介绍,2022年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光、锂“新三样”出口大幅增长,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福建新能源企业的出口产销两旺,正印证了这一变化。据福州海关数据,去年全年福建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5倍,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两倍,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近三倍。
福州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黄明娟认为,电、光、锂“新三样”出口成倍增长,反映了福建作为外贸大省的韧性,出口结构逐渐优化,新动能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内生动力更强。锂电、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海外订单不断,说明国内产业链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可进一步挖掘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的贸易潜力。
向“上”延伸:不仅出海抢单,还要深耕海外
正月初八,安溪赴海外“稳订单、拓市场”商务团已经正式发团;元宵前夕,22家石狮企业远赴法国;兔年伊始,由泉州市商务局牵头的近百人参展团开启赴美之行;率先出发的南安市赴港澳招商团已经签下近60亿元采购订单……岁末年初,福建多地政府部门带领企业奔赴海外抢订单收到实效。
出海亦是回归。“重新和国际市场对接上非常重要。”赴海外的多个商务团成员这样告诉记者。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会长陈苍松说,疫情发生三年来,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很大,纺织服装业是一个流行产业,企业海外调研才能把握流行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发新品。
“第一天走访客户,我们的企业当天晚上就能根据客户要求重新调整产品,第二天新款式的样品就摆在客户面前。”陈苍松说,不少订单意向就是这样当场敲定的,许多海外客户都认为“还是中国制造好”,而“中国制造”底气,是国内强大的产业链集群和稳定的供应链韧性,是中国企业高效的数字化技术水平和灵敏的市场响应能力。
当泉州的商务团奔赴海外抢“开春第一单”之时,海外客商也带着合作意向重新走进中国工厂。
2月中旬,泉州双喜集团迎来了新年第一批海外客人。多位北欧采购商组团来到集团总部,洽谈一项总额8千万美元的服装订单合作。双喜是一家大型户外运动服饰生产企业,其董事长杨培峰说,目前企业在国内和境外都设立了生产基地,在意大利、德国设立分公司,每年欧洲团队负责承接订单设计新品,生产基地负责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通过跨境布局和运营,我们掌握了较强的产品定价权,保证了较高利润率,去年出口额达到20多亿元。我们计划设备技术再升级,继续向高端市场开拓订单。”杨培峰说。
这样的企业在福建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福建企业通过跨境跨区域产业布局和全球运营,努力向价值链上游环节延伸,在承接订单、产能安排、供应链管理方面掌握主动,促进国内外产业深度融合、遥相呼应。
向“新”出发:新业态激活贸易动能
平潭跨境电商物流园4号保税仓库内,工作人员在被各种商品堆叠得满满当当的仓储高架区穿梭,分拣、打包、装运……有条不紊中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春节期间我们也没有停工,全力保障订单包裹及时快速出库。”福建有好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业务总监俞安辉说。
平潭海关快件监管科科长王顺烺说,跨境电商“春节不打烊”,节日大促短短半个月内,平潭海关验放包裹超过47万件。数据显示,去年福建省经海关监管的跨境电商出口额达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拉动全省外贸出口10个百分点。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海外仓已成为企业融入海外零售体系的重要支撑。据福建省商务厅介绍,福建是全国最早“走出去”布局海外仓的省份之一,省内企业已在35个国家和地区布局设立海外仓,遍布欧美主要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2022年度新增海外仓35万平方米,总面积超180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年配送跨境电商货物零售价值超千亿元。
近年来,福建外贸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海外仓储、展览展示,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活力充沛,形态多样。在今年依然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模式业态创新对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拓展外贸发展空间有着重要作用。
2月中旬,中国泉州纺织服装优品出海(泰国)展销中心在泰国曼谷揭牌,这是福建制造业大市泉州外贸创新的一项新实践。泉州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当地“优品出海”专项行动的首个项目,今年泉州市创新性提出引导本地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RCEP成员国布局,设立涵盖直播销售、线下体验、仓储物流的泉州优品海外展销中心,主动融入海外区域市场零售体系,构建海外营销网络。“通过优品展销中心+配套海外仓、运营团队、供应链金融等,打造一套完整的泉州制造出海标准化业务模式。”
消费贷巨亏后,高盛高管暗示可能出售相关平台,CEO称资管业务将是新增长引擎来源:华尔街见闻
从CEO、总裁到消费者业务所在部门的直接主管都表示,在考虑消费者贷款业务的战略性替代选择。此前媒体称,高盛计划新成立一个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部门,该部门对实现公司的高估值至关重要。
在进军消费者贷款业务亏损近60亿美元后,高盛越来越有可能出售相关业务平台。
美东时间2月28日周二,在为高盛的投资者日致开幕辞时,高盛CEO所罗门(David Solomon)表示,该行正在考虑消费者 平台部门的“战略替代”。
在这次投资者日上,先是所罗门这么说,接着高盛总裁John Waldron重申,然后,消费者贷款业务隶属的高盛新部门平台解决方案部门的主管Stephanie Cohen又强调,在考虑消费者贷款业务的战略性替代选择。
有媒体因此评论称,三大高管都暗示,高盛考虑是否可能出售旗下消费者平台。还有媒体称,如果高盛决定出售其去年22.4亿美元收购的类似花呗消费者贷款公司GreenSky,或者重组和苹果或通用汽车达成的信用卡消费协议,可能意味着,高盛将进一步缩减零售银行业务。
不过,也有知情者向媒体透露,在努力让零售银行业务扭亏为盈期间,高盛也可能按兵不动。
所罗门周二当天对媒体表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将是高盛未来的增长引擎。“今后这些年,真正的增长机遇故事将围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展开。他还说,高盛已经是全球第五大主动资产管理者。
所罗门承认,高盛进军消费者业务的部分行动执行得不好,但又说,管理层会反省,从中吸取教训。
在为投资者日发布的幻灯片中,高盛透露,平台解决方案部门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高盛还重申,公司的有形股本回报率目标仍是15%到17%。
活动期间,面对平台解决方案部门未来计划的提问,所罗门回答,我们已经缩小了消费者领域的宏图。我们会做对高盛正确的事,我们会专注于此,执行得当。
平台解决方案部门的负责人Cohen说,该部门内有一些利用高盛核心优势的“有吸引力的业务”。不过她也说,高盛将灵活应变,在推动盈利的过程中考虑战略替代选择。
在这些高管表态前,最近已经传出高盛设法挽回消费者业务遇挫影响的“自救”消息。
华尔街见闻本周稍早文章援引最近媒体报道称,高盛计划新成立一个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部门,规模达到2.5万亿美元。高管认为,新部门对实现公司的高估值至关重要。
文章提到,2月初,高盛就宣布将调任技术、媒体和电信部门高管 Matt Gibson 到新成立的资产及财富管理部门,帮助带动客户资产投资业务的销售。高盛CEO所罗门已确认,这一新部门是帮助提升该公司股票吸引力的关键,尤其是在放弃消费者信贷业务后。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