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二把手”陷足坛反腐案?王文学失去“左膀右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野马财经
债务重组刚获重要进展,公司“二把手”又遇麻烦,华夏幸福距离“幸福”还有多远?
2023年,房企高管成“高危”职业,继新城控股(601155.SH)联席总裁曲德君失联后,华夏幸福的“二把手”、联席总裁孟惊也出事了。
2月14日,华夏幸福(600340.SH)公告表示,近日接到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监察委员会通知,公司董事兼联席总裁孟惊因涉嫌违法犯罪对其实施留置。
来源:华夏幸福公告
该消息发布后,多家媒体报道称,孟惊被带走或与此前李铁执教华夏幸福足球队期间的一些事情有关,春节前就已被带走问话。
2015年1月,华夏幸福收购河北全运队,成立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当年7月,该俱乐部挖来时任中国男足助理教练的李铁,出任主教练以及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体育总监。
从2018年开始,孟惊兼任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并出席2018赛季球队的出征仪式,登台授予全队出征战旗。在2019赛季赛季前出征仪式上,孟惊和时任俱乐部总经理的李君共同出席。
而此前有市场消息称,李君已被带走调查,但并未透露涉事原因。公开资料显示,李君是华夏幸福老员工,2003年入职,2018年开始担任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惊被留置的同一天,湖北纪委监委官网披露,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党委副书记陈戌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监委审查调查。
在此之前,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中国足球协会第十一届执委会成员、原秘书长刘奕涉、中国足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国家队管理部部长陈永亮等已先后被监察调查。
关于孟惊被留置的原因,华夏幸福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目前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均正常有序开展,已对孟惊分管的相关工作进行妥善安排,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决策和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华夏幸福老臣被“分权”
作为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创业班底的核心人物,孟惊已经在华夏幸福任职超过20年,称得上是华夏幸福的“二号人物”。
孟惊与王文学是同龄人,且籍贯都是河北霸州。2000年,孟惊加入华夏幸福,历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分公司总经理、副总裁、监事会主席,2014年5月担任华夏幸福总裁。
接过总裁的重任后,孟惊成为推进华夏幸福全国化的骨干之一。2014年-2018年,华夏幸福环京区域收入占比从2014年的96%降至2018年的69%。在此期间,华夏幸福的销售额从512.54亿元增至1628亿元,营收从268.86亿元增至837.99亿元。
来源:Wind数据
2018年,孟惊荣获“中国十大地产年度CEO”,被称为“崇尚市场机制,主张产城融合,是中国产业新城模式的关键探索者和践行者”。当年,华夏幸福的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40.52%、32.88%。
在业绩和规模快速拓展的同时,王文学在孕育一个全新的业务。2018年末,华夏幸福在深圳成立南方总部,用来发展转型和创新业务,并且引入“平安系”成为华夏幸福第二大股东。
2019年2月,华夏幸福聘任吴向东为首席执行官(CEO)暨总裁,全面负责公司业务;同时聘任孟惊为分管产业新城及其相关地产业务的联席总裁。据悉,华夏幸福给吴向东开出的年薪是3868.93万元,而孟惊当年的薪酬为2021万元。
自此,孟惊从总裁转为联席总裁,当时市场上不乏“孟惊被分权”的声音。不过,他依然负责产业新城及相关地产业务。
和吴向东相比,孟惊相对低调,其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2年的一次动员会上。当年3月,华夏幸福举行2022年春季集体开工大会,覆盖全国33个区域近80个住宅项目同步复工。
在京南分公司主会场,董事长王文学、总裁孟惊、执行总裁陈怀洲、孔雀城集团副总裁王峰等领导及相关合作资源方代表共计600 余人出席了那次活动,会议由孟惊主持。
如今,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监察委员会发来通知,称孟惊涉嫌违法犯罪被留置,具体涉及何种事项还未有官方回应。在公开报道中,孟惊曾在湖北省武汉市与当地政府人员座谈,不过未见孟惊与咸宁市崇阳县的具体交集。
王文学失去“左膀右臂”
吴向东加盟后,华夏幸福开启“南北分治”,北方总部依然坚持产业新城;南方总部则开展商业办公、城市更新以及康养等新业务航道。
2019年,在吴向东的带领下,华夏幸福拿下城市更新前期服务商项目8个,其中深圳6个、东莞2个,新增土储171万平方米。同时,还落地了北京丽泽和武汉长江中心两个商业地产项目。
在2020年4月召开的业绩会上,吴向东提出,目前国内商业地产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但好项目太少。华夏幸福要做中国最好的商业地产项目,最终也成为最好的商业地产发展商或运营商之一,这是我们的目标。
此后,华夏幸福在新业务方面持续加码。2020年,华夏幸福在商业地产领域新获取4个商办综合体项目,中标1个项目代建服务,锁定3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前期服务商。
来源:罐头图库
然而,南方总部的布局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财报显示,2020年,华夏幸福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实现营收1.01亿元,营业总成本5.15亿元,营业利润亏损4.51亿元。
2020年年底,华夏幸福陷入流动性危机,公司旗下多项业务受到影响,商业地产也不例外。随后,华夏幸福开始对业务布局进行调整。
其中,在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方面,华夏幸福介绍,2021年下半年,对于已落地项目,华夏幸福将尽快完成项目盘活,形成销售回款;对于新项目,将以拓展轻资产模式为主。
最终,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华夏幸福于2022年12月与华润置地签署《华夏幸福南方总部资产包整体转让协议》,约定将其南方总部资产转让给华润置地,预计净回笼资金124亿元。
而在此之前,吴向东已经于2022年4月递交辞呈,辞去华夏幸福第七届董事会联席董事长、董事、CEO暨总裁职务。
在吴向东离职的同时,俞建也辞去了公司联席总裁职务。但吴向东和俞建辞去职务后,还继续协助华夏幸福承担必要的债务重组工作。
此后,华夏幸福多次出现人事变动。其中,王威辞去董事会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赵鸿靖辞去副总裁职务;吴中兵辞去副总裁及财务总监职务;孟森辞去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职务。
在此期间,孟惊也先后卸任华夏幸福旗下4家地产公司法人代表。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孟惊关联企业23家,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15家、在外任职企业18家,其本人被限制高消费23次。
来源:企查查
作为华夏幸福的核心创业班底,孟惊对于王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高管频繁离职,以及债务重组的关键节点上。
如今,在华夏幸福的官网上,孟惊的头衔依然是联席总裁,另一位联席总裁是1978年出生的赵鸿靖。有消息称,华夏幸福产发集团原董事长赵威将接任孟惊的职务。
华夏幸福长夜将明?
不过,虽然高层人事震动频繁,但2023年以来,华夏幸福的自救之路却屡传捷报,凛冬之后似乎迎来了春天。
而这其中,最为显著的当属其美元债重组方案的通过。
华夏幸福的美元债券存续总额有49.6亿美元(约339.6亿元)。1月16日,在其境外美元债券持有人大会上,参与投票的债权人中有超过50%赞成了重组方案,他们持有的美元债金额为45.76亿美元,约占参与投票的债权人持有债券金额的97.9%。
据此,英国法院一周后召开庭审,裁决华夏幸福协议安排重组生效,其化债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来源:华夏幸福公告
同期,华夏幸福副总裁、主管战略负责人林成红也在朋友圈转发了该消息,并表示“感谢各位的理解和支持”。
2023年,已经是王文学自救的第三个年头了。截至1月31日,在华夏幸福2192亿元的金融债务中,有1723.4亿元已经实现债务重组签约(含境外49.6亿美元债券重组),占重组债务总金额的78.62%;相应减免债务利息、豁免罚息金额共计176.41亿元。
整个2022年,华夏幸福还抛出了多笔出售计划,通过转让永清、廊坊产业新城项目、南方总部四家子公司资产等拟收回资金超过150亿元。
但暴雷房企的漫漫自救长路,仅靠债务重组和资产出售显然不够,企业要想真正走出泥潭,有序经营才是根基。
对此,2022年7月,华夏幸福重塑了公司战略,表示将从产业新城运营商转型成为产业新城服务商,并提出了“服务即未来”。
当前,华夏幸福的轻资产之路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截止2022年8月底,华夏幸福深产发已签约29个项目,累计固投签约突破100亿元,这也是其轻资产模式招商服务的首张“百亿”成绩单。
此后,华夏幸福还成功拿下河北廊坊180万方综合开发代建项目、中标唯品会郑州机场南物流园园区服务、签约安徽淮北相山经开区(为其提供轻资产模式招商服务)等,将集团变革持续推进。
来源:华夏幸福官微
华夏幸福提到,公司新的战略目标是“2022年-2023年完成债务重组,2022年-2025年完成全面转型。”看起来,王文学对于华夏幸福的新“幸福”似乎充满信心。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如今的房地产市场,用轻资产讲故事早就不是万能法宝了,在重资产业绩增长接近瓶颈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房企加速转型,瞄准了“轻资产”这块新蛋糕。在此背景下,债务难题还未解决的华夏幸福能冲出重围吗?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分析,从当前来看,出售旗下资产、调整优化业务结构、重资产转型轻资产,华夏幸福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当前轻资产业务体量规模和收入仍然不高,且轻资产赛道也日渐拥挤,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转型思路还是值得认可的,也为其他出险房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起死回生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陈霄也表示,在此关键阶段,作为公司高层也是领军人物的联席总裁孟惊被实施留置,对公司经营和债务重组等事宜也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影响。
央行:精准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记者1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将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稳经济大盘政策工具存续期管理,完善支持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工具机制,精准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
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的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指出,要提高金融服务扩大国内需求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融资配套机制,推动普惠小微贷款稳定增长。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拓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范围,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
会议提出,动态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此外,会议要求,要系统性研究推进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法制和基础性制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推动出台公司债券管理条例、修订票据法。推进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面完成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企业健康规范发展。
面板板块多股走强 机构预测第二季度液晶电视订单量将强劲反弹2月15日,面板板块表现抢眼,截至当天收盘,彩虹股份、华映科技强势涨停,京东方A、TCL科技盘中涨幅最高均超6%。
消息面上,据调研机构Omdia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订单量将出现19%的强劲反弹,预计50英寸和更大尺寸产品的订单量将达到1.614亿台,或同比增长8%。如果2023年的这一购买计划得以实现,液晶电视市场将恢复到2020年购买量的高峰水平,或比过去4年的平均水平高3%。
面板市场会否迎来实质性反转?
对于今年市场前景,面板显示巨头也保持乐观态度。根据京东方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公司近日表示,中短期看,随着终端库存逐渐去化,面板需求有望结构性恢复。长期看,产品的大尺寸化延续、新技术渗透率提升、应用场景的拓展等因素将拉动面板需求增长。2023年二季度,随着行业由淡转旺,液晶面板将有机会迎来量价齐升。
那么,面板市场是否在今年迎来实质性反转?
历经15个月的连续价格下跌后,面板行业的暖意越发显著。去年10月份,全球部分电视面板价格走势就出现逆转,32英寸、43英寸面板均价有所提升。调研机构DSCC数据显示,液晶电视面板价格2月份企稳,将从今年3月份开始逐步全面上涨,预计第一季度液晶电视面板平均价格环比上涨1.7%,3月份价格较去年12月份高1.9%。
Omdia显示器研究业务首席分析师称,进入2023年,预计中国电视制造商将增加他们的采购量,尽管2023年第一季度的需求相对较弱,但第二季度开始需求将上升,之后下半年开始出现季节性需求高峰。预计,从2023年开始,全球电视品牌和OEM最终将开始增加其面板订单和新的更换周期,尤其是大尺寸电视的更换周期。
据了解,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面板行业下游的彩电厂商也开始摩拳擦掌。一位家电厂商负责人表示:“电视面板价格已探底,在采购常规周期前,会考虑这一因素提前抄底备货。”
奥维睿沃总经理陈慧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观察到,今年第一季度整个电视厂商的采购量将相对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内电视厂商提前为“618”备货。海外经济也开始恢复,带动消费力提升。在此影响下,预计主要电视厂商的采购量在第二季度环比提升10%、同比增长20%。目前,整个面板市场处于逐步回暖阶段,这一趋势有望在下半年延续。
她认为:“在价格回升后,减少亏损是国内面板企业的首要任务。目前,国内面板企业占据60%市场份额,随着市场好转,面板巨头将进一步寻求市场扩容。”
整体供需关系逐步走向健康
在价格上,2022年彩电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强”的一轮价格下滑,甚至部分产品卖出了“白菜价”。机构TrendForce指出,面板报价正处于历史低点,今年2月份电视面板厂商正进一步积极酝酿涨价。
而在估值方面,机构认为面板板块已经触底。东海证券指出,当前行业正逐步走出底部,复苏在即,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面板价格有望上行,第二季度将迎来盈利拐点。行业估值方面,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低估状态。历史数据看,面板行业在PB接近1倍、面板价格跌破现金成本时,往往是底部触底信号,估值筑底修复确定性较强。
在迪显信息咨询副总经理易贤兢看来,目前,电视及手机等终端需求进入复苏阶段,但出现明显进展仍需几个月的时间。面板厂商持续控产调整对面板价格有明显支撑作用,目前全球面板厂稼动率约65%,整体的供需关系将逐步走向健康。国内面板厂商将以高世代线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逐步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显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认为,预计2023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出货量将达2.58亿片,同比增长2.2%。从企业看,京东方一是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并购或投资,包括华灿光电、欣奕华、广州视源、荣耀等,二是加快从面板向总成业务的转型;TCL华星则通过广州8.6代线增加产能。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