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不爱走亲戚了
转自:光明日报
新华社发
从杭州东站发往重庆北站的动车组列车上,和妈妈、弟弟一起回重庆外婆家过年的小女孩在车窗边观看沿途的风景。新华社发
曾几何时,春节的年味里,一定有来来往往、热热闹闹走亲戚,这也是不少人难忘的春节记忆。而现在,年轻世代对过年走亲戚多提不起兴趣,平时更是疏于、懒于甚至不屑于与亲戚走动。
这种现象缘何出现?在中国高度压缩的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工业化和社会流动的加速,带来亲属间的居住分离和生活方式分化;核心家庭的崛起改变了家庭世代亲缘关系结构;独立、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亲缘关系进一步被边缘化。多种因素改变并催生了年轻世代对于亲戚关系的认知和行事方式。
亲戚关系淡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我们或许不必过于忧虑。眼下,如何引导年轻世代理解包括亲戚在内的社会关系,在合适的时机重新回归亲缘关系网络,值得我们正视并探索。
1.“隐身”的亲戚
这个春节,思乡心切的游子们如愿踏上归途,品尝“妈妈的味道”、重赏熟悉的街景,惬意享受自由时光……回家满载期盼和温馨,不过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回家也有难过的“关”。
24岁的山西姑娘赵瑾坦言,对于回家过年,自己是“喜忧参半”。三年没回家,自然很珍惜这次与家人的团聚,但几乎占满整个假期的走亲戚,让她有些烦恼。“闭上眼睛,想到的就是超高分贝的嘈杂,孩子们大呼小叫,大人们说不完的闲言碎语。”她说。
赵瑾坦言,因为自己多年在外上学、工作,与亲戚们已没有太多共同话题和语言,聊天经常陷入尬聊。除非极特殊情况或涉及父母的事情,平时自己也不太会主动跟亲戚们联系。
在现在的年轻人中,疏于与亲戚交往和互动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记者随机调查中,身边多数90后、00后,如果不是考虑父母要求,个人春节计划中是不太会安排走亲戚的。
据赵瑾分享,她身边一些同学朋友,在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上也不再那么“积极”邀请亲戚们见证,还有的甚至搞不清一些亲戚的称谓和名字,联系方式自然也是没有保存。
为了大致摸底青年群体中亲缘关系淡化的现象到底有多普遍,2020年的寒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利用学生回乡过节的时机,开展了一项社会调查。
在对1200份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90后、00后家里没事几乎不与亲戚联系。此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对近4000位年轻人开展的相关调查也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与父辈亲戚的联系频率为每年1~2次,接近1/5的人基本不走亲戚。
催生催婚、窥探隐私、热衷攀比……前些年,年轻人对亲戚的吐槽,多以“冲破边界”“代际冲突”来描述和讨论。
对此,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杭苏红指出,这是年轻人在主观上缺乏与亲戚互动交往、情感沟通意愿的表现。
胡小武认为,亲戚关系淡化并不意味着真正割裂亲戚关系或舍却亲情。目前,这一现象在青年和青少年群体中更为普遍,“数量占比可能已经超过70%,甚至更高”。
2.亲情淡化何以发生
过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亲戚,怎么就不亲了?对于女儿与亲戚们的疏离,赵瑾的父母虽有心理准备——毕竟古话讲“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原本这些亲戚关系就是基于父辈甚至祖父辈的血缘关系而建立的,关系逐代淡化实属必然,但仍难以接受。
50后、60后多出生于多子女家庭,小时候家庭条件普遍困难,要跨过生活中的沟沟坎坎,离不开亲戚们的“搭把手”。在大半生里,兄弟姐妹间彼此依靠,亲缘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珍贵。
杭苏红说,亲属关系是中国社会中相当重要的关系网络,是一个人重要的社会性资源与情感性资源。它有温暖的一面,比如归属感和人生意义的实现,亲属间在资源、情感各方面的支持;但也有残酷的一面,比如家庭间的攀比以及利益纠纷,等等。
“对亲属关系的这种复杂情感,应该是百年来大部分中国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体会的。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经由这种亲属关系网络建立的情感和资源支持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杭苏红说。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亲缘关系正迎来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狂飙猛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带来巨大的社会结构变迁。据官方数据,我国的居民城镇化率在2021年攀升至64.27%,接近1999年的2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浪潮。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流动人口近3.76亿,几乎相当于美国整个国家的总人口数。而在1982年这一数字仅为652万,2010年也才不过2.21亿。
在这个被高度压缩的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土地,也逐渐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与大家庭渐行渐远。而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细化、公共教育的扩张、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无疑都加速了这一流动。
“这种历史形成的流动,导致了居住分异、职业分异、学历分异、生活方式分异、价值观分化、家庭变化以及日常生活的琐碎化,使得很多人与自己本就不多的兄弟姐妹分离,从而使得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和频繁交往。”胡小武说。
伴随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家庭物质财富也实现了一定的积累,借钱、帮工等很多互助需求也都可以在市场上找到相应的服务。这让现代家庭独立对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也减轻了对亲戚关系网络的依赖,虽说减少了欠人情、还人情的负累,但也让亲戚间的黏性和韧性下降。
另外,年轻世代作为不折不扣的“互联网原住民”,“以网为生”,这种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极大填补了他们的多种需求和空闲时间,亲缘关系被进一步边缘化。新世代的年轻人,在属于自己的新世界中,建立新的人际规则,划出新的边界线,自行组成新的亲密单元。
“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一方面愈来愈难以获得亲属关系所带来的温暖和支持;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当下社会中,新的生活方式也使他们愈来愈难以忍受亲属关系中相对残酷的一面。”杭苏红说。
3.理性看待亲情冷暖
有学者指出,亲戚关系淡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这种转变无所谓好坏,不过是适应各自的时代要求罢了。对此,胡小武表示认同:“这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社会问题,不具备负面功能和不稳定因素,只是一种可观可感的社会发展的结果。”
杭苏红则指出,亲情淡漠虽然在年轻人中凸显,但并不只是一个青年群体的问题,它折射出的是社会的整体状况。如果父辈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缺乏亲属间适宜的日常交往和互动,那么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不太会对亲属有特殊的情感。
“想一想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吧: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亲属间居住地分离,亲属间的交往与互动越来越少;与之相伴的是一个个依靠雇佣关系(育儿、养老)建立的小家庭,以及一个个从小就生活在各类学习培训、虚拟网络中的孩子。”杭苏红说。
杭苏红进一步指出,亲属关系淡漠有其社会性成因,但这种淡漠本身是一种主观性问题,是当代个体只关注自身,缺乏对他人理解导致的。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生活环境的狭隘、逼仄与压力,使他们更容易流于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见。
她认为,逢年过节时,正是一次近距离了解彼此的机会,虽然相互间在年龄、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会带来在沟通上的一些不适和不理解,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对这些不适、不理解之处的观察,在现实社会中努力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尝试,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我们该为此忧虑吗?“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家庭伦理与亲缘关系的主体结构也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中国人的行为逻辑没有改变。”胡小武笃定,年轻人会随着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化而重新回归亲缘关系网络,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经营和维系着亲缘关系。
4.重新唤醒亲缘
胡小武的社会调查中,还有一项结论耐人寻味。对于40岁至50岁的被调查者中,超过八成与亲戚经常联系,刚好与90后、00后的统计结果倒置;而且相比90后,00后对亲戚关系看得更“淡”——在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63.15%的被调查者已经和亲戚“基本无联系”。
胡小武解释说,这与家庭世代亲缘关系结构变化不无关系。简单来说,80后中,一大部分出生于农村,还有兄弟姐妹,特别是60后父辈基本生活在大家庭中,因此他们的一代亲和二代堂表亲,依然有共同生活的记忆,客观上会增加血缘亲戚的链接度。90后或一部分的00后年轻人,大多自己是独生子女,其70年代初出生的父母,不少人都有一或两个兄弟姐妹,因此他们依然还有二代堂表亲戚,一些父辈关系好的家庭会为90后、00后的子女带来较为亲密的二代亲。
但到了2005年之后出生的05后、10后这代人,很多城里人连二代堂表亲都没有了,他们大多数人的亲戚都是三代亲。因此,本身就属于亲缘关系淡薄的代际群体。“在客观上缺失一代亲关系的年轻世代中,从小就缺乏‘亲缘关系’的概念,何来亲疏和断舍呢?”胡小武说。
概言之,越年轻的世代,发生疏于亲情交往的行为概率越高,这不仅是时代变迁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客观必然,更是一种家庭世代亲缘关系结构变化所决定的客观后果。过去的生育政策,加速了扩大家庭的缩减和核心家庭的崛起,也放大了对传统亲戚关系的冲击。
不过也不是没有转机。胡小武认为,随着中国的城镇化放缓、经济发展步入更高水平,家庭结构或会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当90后、00后步入婚姻并为人父母,他们将在事实上扩大自己的亲缘关系网络。身份的转变,则让他们更能理解和共情父辈们的“亲戚情谊”,并将其持续作为自身的情感和资源支持网络。由此,亲缘实现了联结,并被唤醒。他认为,未来,亲情淡化现象将会有所改善。
杭苏红也认为,未来随着回老家就业的人口增加,亲属关系网络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她也认为,如果年轻人在“自我”的道路上发展过甚,那么因为现实而不得不重新对亲缘关系进行的“唤醒”,可能是痛苦的。
作为10后的父母,胡小武对可能发生在自家的变化很是警惕。为了减少表兄妹之间感情淡化的潜在可能,他和妹妹一家约定,要尽最大努力跨越700公里的物理距离,让两个孩子在寒假和暑假相聚一些时日,平时也多远程交流互动,尽可能拉近他们的心理距离,帮助两个孩子维系相互之间的情感纽带。
有唤醒信心并愿意付诸努力的人并不少。生活在北京的张先生分享说,自己也会与生活在杭州的表亲一家结伴共赴某个目的地旅游,两家的孩子年龄相仿,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多熟悉,让她们不至于因为生活在不同城市而完全陌生。“现在各家经济条件好了,不太需要亲属间相互扶持了,但也正因为经济状况改善,让我们有条件给下一代多创造一些接触、交流的机会。”他说。
(本报记者 王丹)
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热情高涨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截至记者发稿,开年以来22家基金公司旗下233只产品参与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项目总规模已近60亿元,参与热情持续高涨,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为23.54亿元。
2月10日,中欧明睿新常态A/C、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A/C在内的24只基金产品公告了参与锦浪科技定向增发的情况。同日,另有15只基金也披露了参与东方日升定向增发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参与定向增发的基金公司中,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涉及总规模居前,均超5.5亿元。其中,广发基金旗下23只产品参与的4个定增项目,累计总规模高达8.74亿元。
在参与定增的基金产品数量方面,中欧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表现积极,数量分别达25只、23只、22只和18只。项目数量方面,财通基金可谓“一马当先”,公司旗下9只产品开年来已参与13个定增项目,涉及金额逾1.6亿元。如财通景气行业、财通多策略升级、财通福盛多策略、财通中证ESG100指数增强、财通稳进回报6个月持有5只产品参与了包括国机汽车、天洋新材、泰和新材等在内的全部13个项目。
知名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则参与了海思科定增项目。公告显示,该项目定增价格为20元/股,认购数量合计750万股,认购规模为1.5亿元。另一位知名基金经理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也斥资1.4亿元参与了派能科技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此外,广发医疗保健以1.2亿元认购成本参与了九洲药业定增项目,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以约1.21亿元参与了锦浪科技定增项目。
项目情况方面,各家公募基金积极布局的行业涵盖新能源、工业机械、家用电器、航空物流、医药等多个行业。其中,最新披露完成29.25亿元定增募集的锦浪科技,就吸引了诺德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中欧基金等一线公募基金以及UBS、高盛国际等合格境外投资者的踊跃认购。据悉,公司项目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扩产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建设;根据储能领域拟定增扩产提速的派能科技公告,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约50亿元,获得了南方基金、广发基金、诺德基金等19家机构的积极认购;募集资金总额约25亿元的九洲药业定增项目中,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大成基金、招商基金、财通基金等23家机构也纷纷认购;另外,此前中国国航最新一轮定增获配的22名投资者中亦有财通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华商基金5家公募基金的身影,参与金额分别为5.95亿元、5.2亿元、4.43亿元、2.54亿元、2.5亿元。其中,易方达远见成长认购中国国航约1.45亿元,华商新趋势优选认购金额也逾1.13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以增发上市日为基准统计,已有逾50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增发金额超1600亿元。基金公司参与的增发记录中,目前东方日升、润泽科技、泰和新材等股价较增发价的溢价幅度居前,均超40%。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孙桂平表示,受资本市场持续动荡、折价率缩小、定增项目供应减少等众多因素影响,2022年的定增市场表现不及2021年同期,但是,对比最近十年的定增情况来看,2022年的折价率仍处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预计定增市场的回暖迹象有望持续,可适当关注高景气度和高成长板块,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板块等定增项目的投资机会。开源证券也表示,2023年定增将迎收益、规模双回暖。目前定增预案公告数量稳中有升,现存项目供给充裕。随着再融资新政后上市公司融资需求集中释放期结束,定增项目供给将回归常态。与此同时,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将带来持续的新融资需求。在宏观经济复苏背景下,中小市值风格或将占优,有望带来折价和收益回暖,推动定增市场需求回升。
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是硬道理,人才是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抓住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的有利时期,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深入改革,破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优势,推动经济腾飞。新时代新征程,我国仍然具有人口总量规模优势,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趋于下降的新形势,必须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丰富优质的“第一资源”。
客观看待人口结构变化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研究显示,我国改革开放及其带来高速增长的时期,与人口转变的一个特殊阶段是高度重合的。1980年至2010年,中国的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以年平均1.8%的速度增长,而该年龄之外的依赖型人口则基本处于零增长状态。两类人口增长形成的这种剪刀差态势,同时也表现为人口抚养比的持续下降,创造了一个人口机会窗口,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面促进效应,即所谓的人口红利。这种人口结构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三个优势:一是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二是快速的物质资本积累;三是人力资本得到提高。根据增长核算理论,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劳动力供给、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前3个供给侧生产要素均与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人口结构优势相关,这些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高速增长。
要看到的是,人口结构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2010年之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开始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老龄化程度却在不断加深。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根据相关测算,我国将在2025年左右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左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对于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和人口老龄化加快的情况,需要全面客观看待。首先,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是现代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当今世界,除少数移民型国家外,多数已完成人口转变的低生育率国家普遍经历或即将经历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的过程。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到目前为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然较高。积极应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应统筹考虑规模和结构的变动特征,把关注点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把握机遇,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发展。
创造人才红利的着力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更高的生产效率而非投入更多的传统生产要素,更为重视劳动力质量,需要把人才资源“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在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可视为简单劳动的“倍乘”,能够有效弥补劳动力减少带来的供给侧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同时,人力资本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拥有大量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研发创新的关键。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创造人才红利,要提高人口健康素质。要注重劳动者身心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新增劳动者素质,又要注重提高在职劳动者素质,让人们健康成长、健康工作,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创造人才红利,要优化教育质量。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积累人力资本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注重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一是要遵循人力资本提升规律,持续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全民受教育程度,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加强各个教育阶段的通力合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建设目标明确、层层递进、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公平性。要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更新理念、变革模式、完善治理、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形成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创造人才红利,要重视关键领域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必须提升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要加速科技人才集聚,通过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创造人才红利,还要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都要靠人才,这就要求健全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我们既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逐步完善各类产权保护制度,落实科研人员激励政策,激发和释放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活力,还要建立开放、包容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要素的流动,鼓励知识交流和正溢出,从而更好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同时,要适应人口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智力劳动占比上升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更加匹配,充分发挥各层次劳动力作用,努力形成人才成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让我国的人才红利越来越厚实。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