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前世今生
1月18日,日本央行并未如市场预期的继续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工具,再度引发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在2022年12月20日,日本央行超预期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曾引发了市场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实质转向的讨论。收益率曲线控制是日本央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从启用至今已逾六年。
一、收益率曲线控制工具的实践
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简称YCC)本质是一种利率工具,通过设置各期限收益率目标水平,将收益率曲线维持在预期水平。1942年美联储首次运用此工具,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澳洲联储也曾运用此工具。
1.美联储。1942年3月,为配合二战期间美国财政部融资,美联储与财政部达成收益率控制协议,将3个月的短期国库券收益率目标设为0.375%,9个月至1年的国债收益率目标为0.875%,7-9年期为2%,10年期及以上为2.5%。由于当时美国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并未向市场公布长端国债收益率目标,仅宣布短端盯住0.375%的目标。
1947年下半年起,美国通胀压力上升,迫使美联储将短端国债收益率目标上限提高至1%,引发了市场配置的期限置换,短期债券的需求上升,使得短端利率回落,长端收益率抬升。美联储被迫大量买入长端国债以维持2.5%的收益率目标。截至1948年末,美联储持有约11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约占其持有证券总量的50%。之后,随着通胀压力加剧,1951年3月,美联储宣布不再设定长端国债收益率目标。
2.澳洲联储。2020年3月,为应对新冠疫情对澳大利亚经济的冲击,澳洲联储宣布将澳大利亚3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设置在0.25%,将通过在二级市场购债来实现对收益率的控制。2020年11月,澳洲联储进一步将3年期国债收益率控制目标下调至0.1%。2021年11月,经济快速恢复和通胀压力抬升,令收益率上行压力增大,操作难度增加,澳洲联储放弃其3年期国债收益率控制目标。
从美联储和澳洲联储的实践来看,在危机背景下,通过控制国债收益率,可以减缓利率上行的速度,减轻政府债务负担,进而促进经济复苏。但收益率曲线控制也存在缺陷:一是政策退出的节奏很难掌握,若无序退出,将对央行公信力造成损害;二是若对收益率施加长期控制,则央行必须承担最后购买者义务,国债市场面临失灵风险。
二、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实践
1.政策背景
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先驱,日本央行从2001年开始实施零利率和量化宽松,2013年4月开始实施量化质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简称QQE),但产出和通胀的表现仍不理想。随后,日本央行在2016年1月引入负利率政策,并于同年9月更新货币政策框架,宣布实施以收益率曲线控制为政策目标的量化和质化宽松政策。
该政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长短期利率控制,将短期政策利率设为-0.1%,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零附近,根据利率调节的需要决定国债购买规模,即“配合收益率曲线调控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政策”;二是通胀超调承诺,即承诺持续宽松直至通胀回升且稳定在2%上方。
2.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工具的历次调整
收益率曲线控制为日本央行QQE政策中的一部分,类似于“指导价”模式,即当10年期日债在目标水平附近时,日本央行并不进行操作;而当偏离一定程度时,便启动无限量购债操作。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工具自推出以来,操作模式历经多次调整。
表1: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工具的调整
三、日本央行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的原因
在收益率曲线控制启动7年多以来,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加之日本通胀压力增加,日本央行调整政策的迫切性增强,最终迫使其在2022年12月的会议上调整了目标区间,主因有:
1.改善日债期限利差过度扭曲的局面。由于日本央行仅设置了10年期日债收益率目标,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其他期限日债的收益率并未受到干预,从而快速攀升,导致日债曲线“扭曲”,10年期与5年期日债利差收窄,20年与10年期日债利差大幅走阔并在10月24日升至0.97%,为2013年以来新高。在日本央行将10年期日债收益率波动区间调整为±0.5%后,10年期日债收益率跳升,上述期限利差快速修正,基本回到2022年10月前的水平。
图1: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期限利差走势
2.改善日债流动性状况,令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可持续。2022年6月以来,由于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不断触及0.25%的上限,日本央行被迫增加购债规模,其持有的日债规模突破500万亿日元,在10月更是进一步升至540.6万亿日元的历史高位,占日本国债总规模的50.4%,为历史上首次,市场功能部分失灵的现象已较明显,10年期日债曾出现多日连续无成交的情形,流动性恶化。拓宽收益率曲线控制的目标区间,日本央行可以顺理成章减少购债规模,货币政策更具灵活性与可持续性,为有序调整货币政策提供空间。
图2:日本持有日本国债规模
3.通胀抬升迫使日本央行考虑调整政策。2022年以来,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日元大幅贬值、放开疫情防控限制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日本通胀持续抬升,2022年11月剔除新鲜食品的核心CPI已升至逾40年高位的3.7%,远超日本央行2%的政策目标。虽然成本推动型通胀并不被日本央行所“重视”,但随着更多日本公司宣布在2023年加薪,日本通胀上行的动力逐步增强,促使日本央行考虑调整现有政策,以应对潜在通胀压力。
图3:日本通胀走势
四、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1.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的调整并非是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实质转向。日本央行在2022年12月会议的政策声明中强调,本次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调整,旨在平滑收益率曲线的同时“保持宽松金融条件”。我们认为,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的调整虽不意味着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实质转向,但也显示出其此前坚守的宽松政策出现松动,政策呈现边际收紧迹象。
2.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窗口正在打开。随着日本通胀持续位于2%政策目标上方,且实际薪资增速回升,日本央行货币政策2023年存调整可能:一是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将在4月卸任,新任行长就任后,或将对现有政策框架进行审查;二是日本政府正考虑修改与日本央行联合声明的内容,或将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
若日本央行开启政策正常化进程,如何有序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将成为首要问题,货币政策更多的调整或将在2023年4月后才能得到确认。
(作者刘猛为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
大年初三,收下这份春节假期贴士:按时规律就餐,不要暴饮暴食今天,是大年初三,收下这份春节假期贴士:
按时规律就餐,不要暴饮暴食;珍惜团聚时光,多与家人分享交流;通过拍照等方式,留下美好回忆。
春节假期快过半了,从最好的自己做起,美好生活会不期而遇。加油,早安!
欧美股市兔年首个交易日,成绩单出炉!美国时间周一,投资者押注下周举行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小幅加息25个基点,并且市场对美联储今年的利率峰值预期已经下调至4.75%-5%区间,美股三大股指当天集体小幅高开,随后涨幅扩大。截至收盘,道指上涨0.76%,标普500指数上涨1.19%,纳指上涨2.01%。纳指也涨至去年12月2日以来新高。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走高,特斯拉涨近8%至近五周来新高,meta涨近3%至近四个月来新高,奈飞涨超4%,苹果涨超2%。芯片股也大多上涨,AMD涨超9%,英伟达涨超7%。
美国科技行业“裁员潮”仍继续 Spotify宣布将裁减6%的员工
公司方面,投资者重点关注美国科技行业的“裁员潮”。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周一表示,公司计划裁减6%的员工以削减企业运营成本。目前Spotify的员工总数约为9800人,这意味着大约600人将会被裁。Spotify还表示,此次裁员将产生约3500万欧元至4500万欧元的离职相关费用。除Spotify之外,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美国多家科技企业近期都宣布裁员,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近日宣布将裁员约1.2万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今年年初微软公司也宣布,将于3月底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
23日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全部收涨
欧股方面,有分析称,投资者仍在衡量经济前景并且认为潜在衰退程度可能没有预期那么大,欧洲主要三大股市周一全部收涨,其中英国伦敦股市涨幅为0.18%,法国巴黎股市涨幅为0.52%,德国法兰克福股市涨幅为0.46%。
23日国际油价涨跌不一
油价方面,受到需求预期改善以及西方设置俄石油价格上限带来的供应收紧影响,国际油价周一盘中一度升至近七周来高位,但随后纽约原油期价冲高回落。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2%,收于每桶81.62美元;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64%,收于每桶88.19美元。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