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 2023年风光可期
2022年12月29日,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简称“两河口混蓄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就在前一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举行盛大仪式,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宣布开工,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从山间到沙漠,从东部到西部,一批重大新能源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建设现场一片火热,工人加足马力拼进度、抢工期。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能源基建高景气度将延续。
● 本报记者 康曦 杨烨
项目建设一派繁忙
2023年1月1日,在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建设一线,气温低至零下17摄氏度,厚厚的积雪还没有融化,柯拉光伏项目经理杨志伟一大早便在刺骨的寒风中赶往施工现场,督促工程进度。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建设者干劲满满,各项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柯拉光伏项目工程量大,建设期却不足1年,我们要完成既定安装任务,为今年2月份迎战施工高峰期打好基础。”杨志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两河口混蓄项目现场同样一片繁忙景象,建设者主动放弃假期,以确保春节前完成勘探任务。全面负责两河口混蓄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宁春告诉记者,该项目将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水风光蓄互补开发”,对促进新能源消纳,建设“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和示范效应。
记者了解到,2022年9月以来,新能源基建呈现热火朝天景象。9月,国家能源集团2022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19个项目总投资超730亿元;10月,新疆“西气东输四线”“疆电入渝配套电源”等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776亿元;11月,中国能建投资公司2022年第二批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奠基),6个项目总投资近117亿元,项目类型涵盖光伏、风电等;12月,三峡集团宣布规划总投资超千亿元的27个新能源和长江大保护项目集中开工。
另外,一批百亿级抽水蓄能项目相继落地。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11月和12月,就有18个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投资金额在百亿元级别。
纳入REITs试点范围
2022年12月30日,证监会及上交所网站显示,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国电投新能源REIT”)、中航京能光伏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京能光伏REIT”)和中金湖北科投光谷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湖北科投REIT”)获正式受理。其中,国电投新能源REIT和京能光伏REIT均系全国首批受理的新能源项目。业内专家预计,首批新能源公募REITs项目正式受理,将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未来风电、光伏等领域公募REITs将持续扩容。
2022年以来,为保障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将新能源基建纳入专项债、RIETs等支持范畴。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将包括风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纳入试点行业范围。2022年8月30日,财政部发布报告提出,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2022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首届长三角REITs论坛暨中国REITs论坛2022年会上视频致辞时强调,要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尽快覆盖到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领域。
“新能源纳入REITs支持范畴,意味着新能源资产可以单独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下一阶段,希望新能源REITs覆盖的主体能够从国企逐步过渡到民营企业。”一位业内专家说。
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我国新能源基建投资不仅是能源转型的需要,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2023年,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新能源基建投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表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三个重要方向。首先是电源建设,“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可再生能源规划都明确布局风光大基地建设。其次是储能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发电不稳定,要更好发挥新能源的作用,需要储能基础设施配合。2022年以来,储能的发展被提升至重要位置,多地要求在建设风光基础设施的同时配备一定比例的储能作为支撑。第三是特高压建设,新能源面临源荷区域不匹配的问题,资源富集地和能源消纳地错配,因此需要通过特高压解决新能源电力输送问题。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绿色电力接入、充电桩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
目前,多地正在加快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国信证券认为,2022年-2025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31%-37%。
动作不断的习酒 销售收入破200亿 高增长能否持续?“脱茅”影响几何?每经记者 熊嘉楠 每经编辑 杨夏
2022年以来动作不断的习酒,在继换帅、“脱茅”、更名等一系列变动后,全年含税销售收入超200亿的消息再度聚焦了行业的目光。
2022年12月26日,习酒在《致经销商朋友的一封信》中披露,公司2022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超200亿元。该封信或是单独向经销商发出,习酒相关人士近日向《每经融媒・将进酒》记者表示,“200亿的(消息公司)官方都还没出来。”
200亿元,在酱酒行业内是仅次于茅台(600519)的成绩,放眼整个白酒行业也是稳坐第二梯队。但经过前几年快速发展,如今面临行业调整、酱酒回归理性等因素,习酒高增长能否延续?“脱茅”后,与茅台的正面竞争或也是习酒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含税销售额破两百亿
习酒在上述信中表示,2022年习酒克服宏观环境、疫情反复、行业调整等多重不利因素,强品质、抢市场、优结构,2022年新增投产1万吨产能,实现含税销售收入超200亿元,上缴税金80亿元以上,品牌价值1690.53亿元,开启集团多元化发展新征程,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可以看到的是,在行业调整期内,习酒年内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也是经销商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
一位习酒经销商王元(化名)说道:“2022年整体行情不好,经销商的经营都不好。现在我觉得动销相对比较稳定的可能也就是茅台,其他品牌经销商可能都不太好过。(习酒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就是经销商因为看好品牌长期的发展,愿意去承担暂时性的库存压力,经销商对厂家的发展还是有信心。”
当然,业绩支撑也与习酒加强品牌建设、产品结构升级以及营销改革有关。
知趣咨询总经理、白酒专家蔡学飞微信告诉记者:“习酒的独立发展实际上一方面是受益于整个酱酒的全国扩张红利,另一方面,习酒是老名酒,也是酱酒产区名酒代表,本身品牌基因优秀,加上习酒主抓了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完成了产品结构升级与全国化布局,再加上张德芹团队的常年坚持与营销改革,窖藏1988等大单品的成功都极大地推动了习酒的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高速增长过后,达到200亿元的销售额规模的习酒已经坐稳酱酒行业头部位置。在行业调整期内,如何筑基、稳住当前市场或许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12月12日贵州习酒2023年营销工作会上,就如何抓好今后的市场营销工作,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一是以市场深耕稳定习酒基本盘,做好招商布局,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维护好习酒的基本盘和产品带;二是以文化践行提升习酒格局;三是以创新提供习酒原动力,不仅做到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创新、信息化创新,还要做到营销体系创新、顺应消费者需求创新等。
蔡学飞认为:“现在中国酒行业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我们要承认习酒这几年发展得不错,但是毕竟还是新兴品牌,在全国性市场的根基并不牢靠。习酒要加快营销体制改革和全国性渠道网络布局,以及市场下沉,从而在目前的替代式增长中,获得自己的优势价格带,保证企业的稳定增长。”
高增长能否延续?
习酒的高速增长已持续多年。数据显示,2015年度,习酒的营收仅为15.56亿元,至2020年度正式突破百亿,达103亿元。2021年习酒营业收入超150亿元,2021年习酒的全国经销商数量超过2000家,销售网点数量超过17万个,营业收入省外市场占比超过80%。
而2022年以来,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终端动销不畅,渠道库存普遍偏高,部分上市酒企业绩增速放缓。记者采访渠道的情况来看,习酒部分经销商亦面临该问题。
“下滑很明显。”王元对记者坦言,尤其在2022年下半年,虽然疫情防控措施逐渐优化,但消费者还未形成出去社交饮酒的习惯。
另一位习酒经销商易凯(化名)曾透露,2022年上半年其习酒的销量同比下滑约30%,而对于近期的销售情况,“继续下滑”。
市场层面,习酒还面临着核心产品的价格倒挂问题。王元表示,“最近君品(习酒)的价格已经倒挂比较明显了,我听到的(批发)价格应该不到900元。”
据微信公众号“今日酒价”,12月28日,君品习酒价格(指批发价)880元/瓶。
据了解,以君品习酒和窖藏系列为代表的习酒高端系列产品系习酒的核心产品,2020年销售占比达到57.56%。
目前,君品习酒和窖藏1988的建议零售价分别为1498元/瓶和898元/瓶。记者注意到,而在某电商平台习酒自营旗舰店中,君品习酒成交价在1100元/瓶左右,窖藏1988在700元/瓶左右。
“习酒要根本性地去解决好目前市场遇到的困境,就是协助经销商消化好现有的社会库存,重新树立经销商的信心。让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变小,而不是一味地去低价出货,(价格)越低价值(也)会越来越低。”王元说道,“如果这个(库存)不消化掉,我觉得打再多的广告也不会解决现有的问题,经销商如果扛不住,你的销售通路实际上也就受阻了。”
但王元认为:“按照习酒长期做品牌的思路,不会盲目地去追求用销量、业绩证明它的能力,而是说怎样让经销商逐步缓过气来,让厂家与经销商共进退,让市场库存健康,让消费者接受习酒。所以我觉得接下来两年它应该不会再去持续追求销量。”他进一步说道:“现在的市场是疫情后时代经济重振的过程,消费者的信心、消费场景的重建都需要时间,所以这时厂家应淡化追求效益和扩大出厂量的目标,就像2013~2016年,茅台对市场的供应量实际上没有什么增加,也没有提价,让经销商休养生息。”
“脱茅”影响几何?
习酒完成上述销售与近年来一系列改革密不可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背后实际上也有茅台的推动力。
公司也在近期表示,将永远铭记茅台集团的再造之恩,习酒将永远对茅台充满挚诚之敬,饱含挚爱之情,习酒将永远与茅台携手共进,共同做好贵州白酒产业,为贵州经济发展、中国酒业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
目前,在贵州省的直接支持下,习酒的发展或许将达到新的高度。不过,在结束与茅台24年的隶属关系后,短期内对习酒是否会有所影响?
在王元看来:“短期来看,脱离茅台对习酒而言不重要,因为其一直以习酒的品牌形象去面对市场,消费者对(茅台)股份公司产品和习酒公司产品一直没有混淆去看。”
当前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王元认为,习酒“脱茅”后最大的问题在于同茅台千元价格带来的直接竞争。
“酱酒目前整体消费量占比还是较小,千元价格带的消费者就更少了。如今,茅台就可以在各价位段和你正面地竞争,虽然厂家(习酒)在讲感恩,我觉得这是发自内心的,但是面对市场竞争比如茅台1935,从价位、消费者区间和定位来讲,它与君品习酒直接竞争。”王元坦言道。
对此,蔡学飞分析认为:“对于新的习酒而言,行业调整、消费者回归理性以及‘脱茅’后,应该更聚焦到大单品战略,比如完整的产品结构、在全国多个价格带的突破。以窖藏系列大单品和君品习酒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在大众价格带、次高端价格带和高端价格带等多个价格带深度布局,渠道下沉,进行精细化操作,是比较务实、理性的发展策略。”
而习酒也已提出了要继续增强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习酒在上述给经销商的信中便提到,新的一年公司将紧贴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创新影响模式,全面增强优势大单品核心竞争力。
对于上述价格倒挂以及未来同茅台竞争等相关问题,记者曾联系公司相关人士,未得到回复。
【 1月4日Choice早班车】国家药监局批准13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1、国家发改委: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一系列细化制度举措,扎实推进“数据二十条”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2、财政部部长刘昆: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
3、国家发改委: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4、证监会:我们关注到有关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证监会也会支持证券公司合理融资,更好发挥证券公司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
5、国家药监局:通过快速审评通道,批准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等13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获批品种中9个品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推荐的常用对症治疗药物,四个品种为医用氧。
外交部:关于对中国旅客采取临时防疫措施的问题,我愿再次表明中方态度。我们愿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战胜疫情,同时也认为部分国家采取仅针对中国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学依据,一些过度做法更让人不能接受。我们对试图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达到政治目的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将针对不同情况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
新华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到,到2025年,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
财政部部长刘昆: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下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筑牢织密基层保健康防线,强化重点人群包保联系,主动做好重点人群动态服务,扩大吸氧和血氧监测服务,充分发挥中药治疗作用,大力扩充院前急救转运能力,及时转诊重症风险人员,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加强医联体牵头医院对基层的支撑,加强城乡社区健康宣教,实时掌握工作动态,加强责任落实和督导考核。
国家卫健委: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要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
央广网:这两天,蒙脱石散登上了网络热搜榜。线上线下的蒙脱石散都处于脱销状态。现在一些人抢购蒙脱石散等药品,主要是出于对新冠病毒变异不确定性的焦虑。但根据网传的所谓指引来囤药、吃药,很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结果适得其反。要多关注科学防控信息,适当备药、科学用药,不过度囤药,更不能乱吃药。
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1月健康风险提示”,近期浙江省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日增约百万,预计1月疫情将进入高峰平台期。春节即将来临,人群跨区域流动性会明显增加,将导致疫情进一步传播扩散。此外,随着入境政策的调整,境外输入新变异株的风险以及引起本土传播的风险也将显著上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药品、设备配备到位,必备药品器械直达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服务人口15%-20%的标准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齐配足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的中成药、退热药、止咳药及抗原检测试剂盒配备,确保机构可用量始终保持在2周以上。
外交部:有记者提问,欧盟向中国提供三种新冠疫苗以帮助中国遏制疫情,中方是否接受欧盟提供的疫苗。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已经超过55亿剂,能够满足“应接尽接”需要。我们愿继续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更好应对疫情挑战,更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央行:2022年12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24.40亿元,其中隔夜期5.00亿元,7天期113.40亿元,1个月期6.00亿元。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123.00亿元。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2.85%、3.00%、3.35%。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咳嗽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有很多人担心咳嗽久了会不会加重成肺炎,要明确的是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肺炎除咳嗽以外还会有发热持续不退,或喘闷,或乏力,或有大量的浓痰等等,如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去医院就诊。
河南医保局: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省医保局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用于新冠病毒防治的金蒡清疫颗粒等14种医疗机构制剂和青石颗粒等6种中成药临时纳入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支付范围,支付期至2023年3月31日。
财新网:受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感染病例增加带来的短期冲击影响,2022年12月中国制造业景气连续第五个月收缩,且降幅扩大。1月3日公布的2022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9.0,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为三个月来最低。
交通运输部:要着力扩大铁路有效投资,优化铁路基础设施布局,抓紧推进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用好助企纾困政策。要着力推动铁路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大力提升出行服务品质,持续深化铁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国家邮政局: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21.3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5.2%;投递快递包裹10.7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1.5%,在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农业农村部:截至1月3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6.01元/公斤,比节前上升0.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15元/公斤,比节前上升2.2%;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17元/公斤,比节前下降0.8%。
界面新闻:2023年元旦3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证券时报:网传一些医院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作为新冠重症用药之一,随后,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求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价格随之猛涨。有网友表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价格水涨船高,一天一个价,原本2.5克一瓶的价格是300到400多元,涨到了1300元,第二天倒卖的价格直接涨到了2200元。
中国基金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核酸检测需求的下降,全国多地已相继取消社会面免费核酸采样点。一位投行人士介绍,虽然社会上的共识是认为这三年核酸检测概念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但业内却有一个相反的共识,实际上,核酸检测企业的业绩问题特别是高额的应收账款问题,将在2023年集中爆发。
每日经济新闻:乐视视频发布《2023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信中宣布,2023年1月1日起,乐视将执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弹性工作半天,考勤时间调整为连续的5小时,比如上午10点至下午15点、上午11点至下午16点都是符合规定的。
第一财经: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元旦2天上海市共发生线下消费金额120.1亿元,环比增长5.6%;线上消费金额109.8亿元,同比增长43.7%。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82.0%。其中,家用电器、针纺织品和建筑材料同比增势较好,分别增长1.7倍、46.1%和45.1%。
美团:元旦假期消费数据显示,生活服务业正加速回暖,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75%。其中,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四川等地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异地消费周环比增长近五成。业内表示,春节前后是我国居民因疫情而被压抑的消费热情集中释放期,预计全国各地零售、餐饮、住宿和旅游景区都将迎来一波消费高潮。
国铁集团:目标2023年完成旅客发送量26.9亿人次,同比增长67.6%;货物发送量39.7亿吨、同比增长1.8%;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完成运输总收入8175亿元,同比增收1239亿元、增长17.9%,总体恢复到2019年水平。
水利部:2022年三峡船闸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三峡船闸运行1.04万闸次,过船4.06万艘次,过闸货运量约1.56亿吨,创2003年向社会船舶开放以来货运量最大纪录。
盒马CEO侯毅:2022年是盒马新零售的成熟期,其中主力业态盒马鲜生实现盈利,盒马作为一个新零售业态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2023年将持续打造好商品,并加大App的经营职能,更加全面的互联网化。
The Elec:晶圆制造或半导体生产中使用的氖气价格在2022年暴涨了20倍,但目前价格已从3000万韩元/47升的峰值下降到500万韩元/47升。由于韩国芯片制造商增加使用中国和当地供应商的气体,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业内人士表示,芯片制造商预计价格会回到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
中新经纬:受车用芯片短缺、疫情和经济滞胀等多重因素影响,韩国整车企业2022年本土销量创下9年来最低水平,但随着海外需求复苏,总体销量有所增加。五大车企去年本土销量同比减少3.1%,为1388476辆,创下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海外和总体销量同比分增5.7%和4%。
台积电:因应未来三年成长所需,在先进制程台湾扩产与投资研发、美日海外扩产、成熟制程升级等三大动力驱动下,今年资本支出有望逼近400亿美元,再创新高,换算年增5.6%起跳,不受半导体市场短线库存调整影响。预计1月12日召开法说会,届时有望释出最新资本支出计划。
河南住建部:将继续因城施策,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把握好“增、扩、优、化、强、促”六字方针,出台“1+N”政策举措,着力改善市场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
中指研究院: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12月31日-1月2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2022年1月1日-3日)增长超两成,在多重利好带动下,部分城市售楼处到访量增加,但不同城市分化行情仍在加剧,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增长,市场活跃度回升,但大多数三四线城市购房情绪仍在低位。
界面新闻:2022年全年,百城成交金额下跌40%,百强房企业绩同比降幅也保持在41.6%的较高水平。整个行业规模回到2015年。中指院监测显示,2022年销售额超千亿房企为2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1家;超百亿房企13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8家。房企销售额TOP10门槛同比降低41.9%至1673.1亿元,TOP30门槛507.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55.8%,TOP100和TOP200门槛也分别降低至116.1亿元和23.9亿元。
CoreLogic Inc.:2022年澳大利亚全国房屋价值指数下降5.3%,为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年度跌幅最大的是悉尼,下跌12.1%,其次是墨尔本,下跌8.1%。去年12月,全澳洲房价下跌了1.1%。2023年的头几个月,房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然后在利率见顶后企稳。该行业正在经受一代人以来最严重的货币紧缩周期的考验。
韩国财政部:将放宽对首都首尔大部分地区购房者的金融监管,以支持该国急剧下滑的房地产市场。从周四开始,在首尔的25个地区中,只有四个地区将留在财政部的“投机地区”名单上。分别是龙山区、瑞草区、江南区和松坡区,这些地区对购房者有更严格的抵押贷款规定和更重的税收。
央视新闻:从1月1日开始,外国人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将不再享有在加拿大购买住宅的权利,旨在解决该国的房屋和公寓短缺问题。难民和永久居民预计不受禁令影响,且这项法律只适用于城市住房,而不适用于避暑别墅等旅游设施。
卓朗科技:为满足公司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务发展需要,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重点软件研发项目的投入和数据中心资产的扩建。
信立泰: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SAL0133片开展治疗成人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适应症Ⅰ期临床试验。
广汇能源:预计2022年净利润113亿-115亿元,同比增长125.86%-129.86%。预计液化天然气LNG全年销量同比增长约48%,销售均价同比增长约100%。
中复神鹰:公司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新设一家全资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连云有限公司建设“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建设多套聚合装置、原丝生产线、碳化生产线以及配套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59.62亿元。
光峰科技:公司于近日收到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公司将成为赛力斯汽车的车载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其供应智能座舱显示产品(限于保密协议,暂不披露具体车型等信息)。
英飞拓:收关注函。2022年1-9月营业收入12.96亿元,同比下降40.14%,亏损2.47亿元。要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政策变化、市场需求以及公司业务开展、收入结构等具体情况,对营业收入下降、净利润亏损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说明与风险提示。
沪深股市:1月3日,沪指涨0.88%,报3116.51点,深证成指涨0.92%,报11117.13点,创业板指涨0.41%,报2356.42点。风电设备、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板块大涨,旅游酒店、酿酒、航空机场板块逆势走弱。
沪深港通:1月3日,北向资金净卖出6.45亿元。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分别获净卖出3.94亿元、3.5亿元、3.15亿元。隆基绿能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1.93亿元。
龙虎榜:1月3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中国联通,为3.76亿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24股,其中15股被机构净买入,华电国际被买入最多,为2.07亿元。另外9股被机构净卖出,众生药业被卖出最多,为2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2月30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403.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0.6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445.1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9.36亿元;融券余额为958.8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1亿元。
证券时报:2023年首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全日成交近8000亿元,上涨股票数量接近4300只。春节前后消费恢复情况或成为市场风格拐点的第一观察点,消费恢复强度和结构决定了经济的弹性。但整体而言,政策预期交易逐步过渡至基本面交易阶段,单纯估值修复主线逐步过渡至估值和业绩双支撑的主线。重点布局产业政策和产业趋势共振的行业。
证券时报:疫情防控政策积极变化,将带动医疗机构诊疗量提高,看好2023年医疗机构的血制品需求恢复。此外,“十四五”期间单采血浆站将逐步获批,随着后续可能更多省份披露采浆站建设规划,多家血制品公司在采浆站数量上有望得到显著增长。近几年多家公司均有新品种获批上市或即将上市,看好其吨浆收入和利润上行空间。
财联社:1月3日信创概念热度再起,板块内个股掀起涨停潮。目前,信创产业逐步从政策驱动走向政策+市场双驱动,相关产业推进已是大势所趋,底层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细分赛道均有望受益。
券商中国:近年来,券商金股作为月度策略的精华,受各研究所的重视。从2023年1月最新出炉的金股来看,旅游、银行、传媒等板块的个股人气较高,受到诸多券商青睐。中国中免再次在本月登顶金股“人气王”,此外平安银行、兆讯传媒、顺丰控股、阳光电源、光峰科技、南方航空等个股也被多家券商推荐。
券商中国: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来看,2022年16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仅有3家的主动权益基金获得正收益,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为-20.47%。截至2022年12月30日,135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有128家最近三年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收益率均值为40.45%。
中基协: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1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6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38万亿元。
经济参考报:公募基金2022年业绩“排位赛”正式落下帷幕,对于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言,业绩分化明显,首尾业绩差最高达到了98.44%。前两名均被万家基金包揽,第三名则花落金元顺安基金。整体来看,2022年基金市场表现平平,约三成基金斩获正收益,多数为规模不足20亿元的“小而美”产品。同时,由于市场风格的转换,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多只百亿规模产品亏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剔除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在全市场8949只公募基金产品中,共有2744只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0.66%。其中,在3677只主动权益型基金中,年内实现正收益的仅有121只,占比仅为3.3%。
证券时报:2022年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包含IPO、增发和配股等多种方式在内的全口径募资事件共有986起,股权融资总金额为16867元,较2021年小幅下滑。首发成为2022年投行业务亮点,全年IPO募资额达5869.66亿元,创下A股诞生以来的历史新高。从承销商角度来说,行业“马太效应”继续加剧,“一哥”中信证券在承销额上仍然稳居第一,其次是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业内认为,在注册制深化改革下,券商以IPO为代表的股权业务快速发展、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收入强化、跟投及私募股权业务退出贡献增量收益,券商大投行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美股:标普500指数收跌15.36点,跌幅0.40%,报3824.14点。道指收跌10.88点,跌幅0.03%,报33136.37点。纳指收跌79.50点,跌幅0.76%,报10386.99点。
欧股: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80%,报14181.67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44%,报6623.89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1.37%,报7554.09点。
亚太股市:1月3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1.84%,报20145.29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2.53%,报4233.37点。日本股市因假日休市一日。韩国KOSPI指数收跌0.31%,报2218.67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03:00收报6.9134元,较元旦节前夜盘收盘跌134点。成交量296.16亿美元。
黄金: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涨1.10%,报1846.10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货收跌3.33美元,跌幅4.15%,报76.93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跌3.81美元,跌幅4.43%,报82.10美元/桶。
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对特斯拉处以28.5亿韩元(合220万美元)的罚款,因为该车企没有告知客户,其电动汽车在低温下续航里程会大幅缩减。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斯拉汽车在寒冷天气下的续航里程与在线广告相比最多下降了50.5%。
中国新闻网:在《金融时报》对英国101名主要经济学家进行的年度调查中,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由新冠疫情和俄乌局势引起的通货膨胀冲击在英国的持续时间将比其他国家更长。与其他G7国家相比,英国在2023年将面临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财联社:俄乌冲突导致石油等化石燃料价格飙升,各大能源公司普遍趁机大发“战争财”。据相关估计,光是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两家美国能源公司2022年就赚取了近1000亿美元的利润。
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生产了超过43.9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40.5万辆汽车;2022年全年生产了136.9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7%;全年交付了131.3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0%;第四季度MODEL S/X交付量1.71万辆,预估1.86万;第四季度MODEL 3/Y交付量38.81万辆,预估40.56万。
SpaceX: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7.5亿美元,估值为1370亿美元。根据美国私人风投公司安德里森·霍罗威茨发给SpaceX潜在投资者的一封电子邮件,该公司可能将领投。
央视新闻:德国零售业正以不容乐观的态度进入新的一年。德国零售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的零售业趋势调查显示,大多数零售商预计2023年销售不会马上恢复。仅2022年就有大约1.6万家商店可能永远关门歇业,是正常年份的3倍。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3年持续下去。
Shibor:1月3日,隔夜shibor报1.4750%,下跌48.2个基点;7天shibor报1.9200%,下跌30.3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4150%,下跌0.7个基点。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