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启航6个月持有混合A基金经理变动:张文理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
2022年12月31日,东海启航6个月混合(012287)发布公告,张文理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变更后东海启航6个月混合(012287)的基金经理为祝鸿玲,邢烨,邵炜。截止2022年12月30日,东海启航6个月混合净值为0.9489,近一年下跌5.26%。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速写2022!两大白马爆雷,TA竟然称"王"!外资连续9年加仓,机构:2023值得期待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券商中国
再见2022,你好2023。
“见证历史”,或许是2022年投资者感慨最多的词语。这一年,全球疫情跌宕反复,俄乌冲突愈演愈烈,美联储加息风暴不断冲击着脆弱的金融市场,2022年的黑天鹅事件过于密集。
其中,A股也未能独善其身,所有重要指数皆墨,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年度跌幅分别达15.1%、25.8%、29.4%、31.4%。
具体到个股表现,绿康生化(002868)成了2022年A股股王,年涨幅超381%,其次是西安饮食(000721)、宝明科技(002992),年涨幅分别达329%、313%;2022年“十大熊股”中有6只是ST股,但令人意外的是,还有2只科技白马股:歌尔股份、韦尔股份,年跌幅分别达69%、66%。
挥别2022,展望2023,积极乐观的声音越来越多。机构认为,2023年或为市场筑底修复的变化年,2023年上半年估值修复先行、下半年盈利接力,2023年的做多机会值得期待。
2022年A股收官
随着投资时钟走过12月30日,A股的2022年正式画上了句号。截至12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年内累计下跌15.12%,深成指年内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年内累计下跌29.37%。
回顾全年走势,A股整体经历了先跌后涨,2022年开年,沪指由3649.15点开盘,一路走低,接连见证了“3000点保卫战”“2900点保卫战”,至4月28日创下年内新低2863.65点。
此后,沪指强势反弹,但在7月之后,又进入下跌区间。近2个月,随着疫情防控措施变化,A股从10月31日的2885.09点逐渐上扬,直至3089.26点。
从全球市场的维度来看,A股在2022年遭遇的下挫并非单个市场的特点,沪指15%的跌幅大致位于全球跌幅榜的中间水平。其中,越南股市的表现最惨,越南指数2022年跌幅高达56.9%,在全球市场垫底;印度股市再度领跑全球,印度SENSEX30指数全年录得涨幅4.4%。
从总市值维度来看,2022年年初,A股所有上市公司(剔除年内上市的新股)的总市值合计为96.4万亿元。截至12月30日收盘,A股总市值下降至80.2万亿元,全年累计蒸发16.2万亿元。
资金方面,受行情走弱的影响,资金活跃度出现下降。截至12月30日收盘,年内A股日均成交额为9251亿元,相比2021年的1.06万亿元的日均成交额,降幅约12.5%。
北向资金方面,12月30日,北向资金净买入0.93亿元,使得12月累计净买入金额增至350亿元,2022年累计净买入达900亿元,这也是自陆股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连续9年加仓A股。
另外,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收盘,北向资金年内的总成交额已超过23.3万亿元。
2022年的十大牛熊股
逆势之下,谁问鼎了A股2022“最牛股”?
梳理2022年所有个股(剔除年内上市的新股)的表现,前十大牛股的年涨幅均超过210%,其中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股占据了半壁江山。
具体来看,绿康生化成为了2022年股王,年涨幅超381%,涨势几乎贯穿全年;其次是,国庆节后爆发的西安饮食,今年累计暴涨329%,成为近期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个股之一;宝明科技位居第三,全年涨幅达313%。
其中,“股王”绿康生化为POE胶膜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因看好标的公司及光伏胶膜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该公司在7月31日公告拟收购江西纬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随后股价自8月持续攀高,年内录得32个涨停板。
另外,暴涨329%的西安饮食则为旅游概念股,股价自10月底开始一路走高,仅12月便录得9个涨停板,被股民戏称为“跨年妖股”。
排在第三位的宝明科技,也是2022年下半年走势最强的个股之一,其股价暴涨的导火索是7月初的一份公告显示,拟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锂电池复合铜箔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锂电池复合铜箔。
再看2022年A股“十大熊股”,包含了6只ST股,其中2只科创板ST股——*ST泽达(维权)、*ST紫晶(维权)全年跌幅均接近90%,位列跌幅榜前2位。作为科创板首两家涉嫌欺诈发行的退市风险公司,*ST泽达、*ST紫晶自2022年11月22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除了6只ST股以外,令人非常意外的是,A股2只科技白马股——歌尔股份、韦尔股份也入围了2022年“十大熊股”。其中,VR和苹果概念股龙头之一的歌尔股份全年累计下跌68.78%;昔日千亿明星股——韦尔股份的年度跌幅也超过66%。
市值方面,A股市值前三名个股中,贵州茅台稳坐市值第一宝座,但在2022年市值缩水了4058亿元;工商银行则在2022年市值减少782亿元,由A股市值第三升至第二;宁德时代市值减少了4096亿元,在2022年末滑落至第三。
从2022年市值变动看,中国人寿总市值增加1464亿元,位居A股榜首。宁德时代、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则为2022年市值缩水前三多的个股。
2022年的3个历史之最
11月22日,随着鼎泰高科、矩阵股份上市,A股上市公司迎来“5000家”时刻。截至12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量更是达到5152家。
尽管二级市场波动较大,但2022年A股市场的融资情况较好,IPO融资金额创新高。据普华永道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A股IPO融资额位居全球股市之首。
2022年共有416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额5780.49亿元,与2021年全年的522家IPO融资额5426.43亿元相比上升6.52%,创历史新高。
其中,2022年最大的IPO为中国移动回A,单笔募资额度达到519.81亿元。
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以2462.12亿元和1755.72亿元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占A股总融资额的73.5%。
注册制之下,“破发”成为了2022年新股市场的关键词之一。今年以来,A股上市新股428只,从上市首日表现来看,破发122只,占比28.5%。从上市至今表现来看,有220只股票跌破发行价,占比达51%。毫无疑问,2022年是A股史上最大的一波新股破发潮。
从退市数量来看,12月31日,退市新规正式实施将迎来两周年。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42家A股公司触及退市指标,被实施强制退市,这一数量也创出A股历史新高。其中,沪深两市分别有18家、24家。加上2021年强制退市的17家,两年退市家数占30多年来全部已退市公司总量的40%。
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在退市改革中,我们坚持“应退尽退”,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努力做到既要“退得下”、又要“退得稳”,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2023年将如何演绎
挥别2022,展望2023,积极乐观的声音越来越多。
其中,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展望2023年全年,由于疫情、经济等关键因素均出现明显好转,当前整理期给市场提供了比较好的介入机会,回调正是逢低布局的良机。
中信证券认为,2023年可能是A/H股表现亮眼的一年,理由有四:一是国内防疫政策优化后,经济增速回升带动盈利预期改善;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导致贴现率下行;三是互联网平台监管进入常态化阶段;四是房地产信用风险的担忧缓解。再考虑到当前A/H股估值处于历史偏低分位数,2023年的做多机会值得期待。
方正证券表示,对A股市场行情整体乐观,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本轮盈利下行周期已经进入尾声,明年经济预计将会出现边际改善;第二,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边际拐点已经出现。
华泰证券认为,2023年或为市场筑底修复的变化年,从当前至明年底,A股或先筑底后修复,2023年上半年估值修复先行、下半年盈利接力。
中金公司建议,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偏成长。未来3-6个月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三条主线:第一,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消费;第二,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军工等;第三,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要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强化行业合规运作 中基协拟完善私募登记备案规范要求私募基金行业将进一步提高合规运作水平。12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就新修订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下称《办法》)及配套指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办法》及配套指引对私募管理人等关键主体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对变更管理人、基金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作出规定,补足了现有规则空白,并加强对“伪、劣、乱”私募的有效治理和清理整顿,逐步净化行业生态。
上海证券报记者还获悉,《办法》及配套指引遵循“新老划断”原则,对存量业务和增量业务进行区分,主要针对增量登记备案业务设置必要规范要求,对大部分合规运作的存量机构,除借“壳”发生实际控制权变动外,未新增要求,不会对现有机构正常展业带来消极影响。后续,中基协也考虑设置合理的过渡期,确保规则平稳过渡。
据中基协介绍,《办法》对现行碎片化的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整合、重构,初步形成“办法+指引+案例”的规则体系,适度提高登记备案规范要求,严把行业入口关,同时充分落实扶优限劣、分类管理,体现对创投基金的差异化安排,为合规守法的“真私募”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此外,《办法》强调持续合规和事中事后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自律管理手段。
《办法》以设置负面清单、强化信息披露、规范行为措施等方式,对登记要求进一步明确,并适度提高规范要求,从资本金、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内部治理和风控制度等方面设置了基本的展业要求,重点强调管理人及其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经验及胜任能力。
同时,《办法》要求管理人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总结了备案常见问题,明确基金备案最低规模要求,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对行业中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集中作出禁止性规定,对中基协不予办理备案的情形作出统一规定;规范了基金清算相关事项,并完善“生前遗嘱”相关制度,要求管理人在基金合同中约定管理人无法继续履行职责时基金退出、清算、更换管理人等相关事项。
《办法》还增设了“信息变更和报送”专章,明确私募基金登记备案信息变更业务规范,强调持续信息披露和报送义务,并对控股股东等发生变更的情况作出特别规定,同时限制长期不活跃的小规模机构变更,遏制买卖“壳”行为,压降“壳”资源价值。
此外,《办法》丰富了自律手段,实现全流程自律管理。《办法》完善了注销条款,对不具备经营展业条件和涉嫌严重违法违规的管理人予以注销,持续出清“伪”私募、劣私募和风险机构,并严厉打击“黑中介”,对于涉嫌与“黑中介”合作采取不正当手段办理登记备案业务的管理人采取相应自律管理措施,明确规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不得通过违法违规行为协助私募基金管理人办理登记备案业务。
下一步,中基协将根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及配套指引,积极推动尽快发布实施,持续优化登记备案工作,推进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