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都离不开和创业者打交道,比如融资等,然而在投资人和创业者打交道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骗子手段,比如创业者学历及身份造假、虚报融资额度、产品数据造假等。
在国内,BAT是中国互联网的杰出代表,也因此“出身BAT”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这也导致创业者纷纷贴上BAT的标签,其中不乏“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还有些人在BAT工作过仅仅一段时间,就自称“负责过产品的研发”……夸大工作经验、捏造个人背景等蒙骗手段越来越常见。
而另外一个常见的骗术就是夸大、虚报融资额度,融资20万称百万,一百万称数百万,融资500万称数百万美金,还有的干脆直接把100万人民币改成100万美金,把融资金额夸大10倍等等,而把分阶段到位的投资变成一次性融资发布似乎成为了普遍做法……很多创业者坦言,自身或多或少存在虚报金额的行为。
此外,还有著名投资人曾表示,创业者在点击率、在用户数转化率等数据上造假,而且造假夸大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常态。与此类似的还有下载量这个指标,下载量的统计标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点击下载按钮都可以被计算为一个下载量,数据容易作弊,所以夸大造假也非常容易,一些创业者说自己的下载量达到几十万,但转化到真正的激活用户的话可能就压缩了十倍。这些都是对产品数据的造假,而创业者对产品数据进行造假还表现在市场份额上,通过找媒体天天发文章、开发布会,经常出席讲座、论坛等活动等,用这种混淆视听的方法来制造夸大的市场份额,实际上使用产品的人数并没有多少。
在某种意思上,投资和融资的行为是将双方变成战友,而造假甚至欺骗让合作充满了危机。欺骗投资的同时,创业者也将创业带入危机中,而且,良好的创投市场环境也容不得这些手段。总之,创业不易,创业者须珍惜每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