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拿起手机就可以玩,蹲厕所的时候你可以打麻将,吃饭的时候你可以打麻将,坐车的时候你可以打麻将,躺在床上你可以打麻将,随时随地,你想怎么玩怎么玩,群内小改改也多,还能交朋友,何乐而不为,快来找我吧,我一直都在,全网最低房费,八局才一元加不上微信就加QQ332384184
昨天再优美,究竟收缩成即日的回顾,咱们再无可奈何,也遏制不了功夫急遽的举动;即日再精粹,也会聚集成来日的汗青,咱们再执着,也中断不了功夫付与的创痕
咱们担心昨天,因它融化一...【观赏全文】
(回忆录)2020-06-20彭城的花香2020-06-20童年(2)2020-06-20童年1(回忆录)2020-06-20童年(4)2020-06-20写给过去,20192020-06-20我像个孩子2020-06-20此缘何故2020-06-20齿轮2020-06-20我低头看雨2020-06-20爱的燃放2020-06-20良梦2020-06-20上班的路2020-06-20我喜欢春天的黄昏小说天地热门标签友情链接新散文网学习强国新散文手机端站点声明:1、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2、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将权益举证及作者信息发送至邮箱vip9369#126.com(#为@)我们核实后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大厅名“金都玉府”,门前一副楹联:“皓银有韵九龙同舞凭借十分手艺,美玉无瑕五德共注讲究一等天功”,写得古朴大气
大厅除了展销石寨子的银铜工艺品外,还展销各种美玉制品
22、不依赖别人,是现阶段要努力的点你也可以说这是我的矫情
/>木祥 三川"斋姑娘"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为世人所瞩目
今年,我在《丽江日报》上报道了三川的斋姑娘,引起了旅游者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春城晚报》以《发现斋姑娘遗群》为题,在头版醒目的位置作了报道
今年8月,《广西电视台》国际部“发现”专栏来永胜三川拍摄斋姑娘
斋姑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三川有了斋姑娘,外界人士就产生了这样一个误解:认为三川的女子,大多是封闭型的,不开化的
是的,我们也承认三川的女子与其他地方的女子相比,有其封闭的一面,她们在这样一个斋姑娘成群的部落里长大,或多或少都受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女系家庭意识的影响,她们比其他地方的女子重视贞操
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三川这样一个女权思想相当严重的地方,同样也会产生女马帮
这让人不敢相信,相信以后又让人感叹
因为,斋姑娘和马帮,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在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上迥然不同的群体
斋姑娘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她们崇尚的是憩静安适的意境,她们不喜欢精神上的大起大落
她们的最高境界是“守洁”,守身如玉,保持珍操
她们在家里是一家之主,受到一家人的尊重
所以,三川的斋姑娘,她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贞”字
她们和马帮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马帮的生活是外向型的,是开放的
他们生活不拘小节,他们不怕感情上的大起大落
马帮常年在外,没有多少在家的日子,他们不甘寂寞,他们向往自由
马帮的生活是流动的,放荡的,在一定程度上,马帮就是风流和流浪的代名词
三川就是这样一个能出斋姑娘,也能产生女马帮的地方
三川最有名的女马帮,是黄土坡的刘玉兰
三川人只要一讲起女马帮来,就一定会想起刘玉兰
我到三川采访马帮的故事,关于女马帮刘玉兰的奇闻轶事最多,最为奇特
刘玉兰是马帮刘厚明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妹妹叫刘玉贞
俩姊妹还都没有满十岁的时候,母亲被土匪抢走了
黄土坡在三川坝的东边山脚下,那时候,那里的土匪最多,有时候年轻人出门去割一挑草,去挑一担水就有可能被土匪抢走,一辈子没有一点音信
母亲被抢走以后,父亲又只能是出门去帮人赶马,才能养活姊妹俩
所以,多数时候,都只是俩姊妹在家里,日子过得无依无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刘玉兰12岁和父亲赶马上山砍柴,还学会了捆马驮
14岁的时候,父亲不在家,刘玉兰带上妹妹一起上山,俩姊妹砍好一驮柴,自己能把驮端到马背上,驮回来又到街上去卖
等长到15岁,刘玉兰就能自己上山砍柴了,她把妹妹留在家里看家,做饭
就在这一年,刘玉兰在砍柴的山上被土匪抢走了,被卖到大凉山上当了三年的奴隶
在当奴隶的日子里,她每日每时都想念自己的妹妹和父亲,天天在泪水里过日子
她想到了逃跑,但不知道路,不会辨方向
她被抢到山上的时候,是用一条麻袋装上山的,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后来她听一些老奴隶说,要逃跑,就要在下半夜向着启明星方向走,就能到自己的家乡
于是,她作了一次冒险,路上千辛万苦,历尽艰辛,终于逃回了黄土坡来
在土匪家在了三年,刘玉兰长大了,并且练就了一身胆量,一副好身体
家乡人都有点不敢认她了
刘玉兰和三川人有点性格上不相吻合了,她想要办的事,让人想也想不到
刘玉兰逃回家来,家里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她的父亲结了婚,家里有了个后娘
她的妹妹成了一个瘸子,只有一只脚,另一只脚被截肢了
妹妹说,她的脚是在上山找姐姐时摔断了的,但没有钱治疗,后来就只好截肢了
妹妹脚瘸了以后,父亲又经常出门赶马,后娘对她十分狠毒,让她做饭,砍柴
饭做不好,头发经常被后娘揪着在灶台上撞,撞得头生疼
她做饭的时候,那只断了的脚要找一个凳子支起来,或者一只脚放在灶台上
后来,后娘还让她赶马上山砍柴
她就只好骑着马去,回来的时候,少驮一点柴,自己骑在柴的中间
刘玉兰对生活的前景感到淡然了,但她同时也知道,只有充满信心,日子才能过下去
于是,刘玉兰提出要赶马,俩姊妹在家里呆着,永远也不会有出头之日
听说女儿要赶马,后娘什么也不说
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自己就是赶马人,怎么也不能让女儿去赶马了
他说:三川的女子都争着吃斋,你怎么想到要去赶马!父亲还说女子赶马不是件好事,只有让世人笑话
家里人的想法似乎也在道理,在三川,哪里有女子赶马的呢,女子赶马,将来嫁给谁去呢?但谁也阻挡不了刘玉兰,她想干的事,谁也阻挡不了
刘玉兰说,我现在连过日子都成问题,怎么还想嫁不嫁人的事情?再说,世界上只有凉菜凉饭,没有凉了的人
我想,当时刘玉兰压根就没有想过会不会有人娶她的问题
家里人挡不住,刘玉兰不久就成了三川坝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女马帮
刘玉兰赶马,不只是在家乡赶,她长期跑丽江,跑鹤庆,所干的事业,和男马帮一样
那时候赶马,都是几个人一起走,女马帮不多,刘玉兰跟的是男马帮
和男马帮们在一起,一些真心地帮助她,帮她捆驮子,帮她钉马掌
有一些马帮也打她的坏主意,刘玉兰凭着自己的机智巧妙的回避
和男马帮们在一起,路上也增加了一些乐趣,寂寞少了,孤独没了
刘玉兰一路赶马一路“调子”不断,“这山唱得那山映(应),隔山唱歌水回声”
但一些绯闻也就雀起,一个又一个疑问在村子里传来传去
都说:刘玉兰赶马和男马帮在一起,晚上在哪里睡觉?刘玉兰来了例假如何处理?这些,都一度是村子里人猜不透的迷
但刘玉兰听之任之,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人再挂在嘴边上
但闲话多了,女马帮,嫁人自然也难了
刘玉兰到了二十二岁还没有嫁人,那时候,二十二岁可是个老姑娘了
还是一起赶马的马哥头了解刘玉兰,刘玉兰嫁给了一个常在一起赶马的马哥头陈子得
刘玉兰嫁了人,这一点,被她自己言中,只要愿意,世上没有嫁不出去的女子
刘玉兰结婚后的事我就不多说,都是平平淡淡的日子
我想说的是,为了写女马帮,我到黄土坡找到刘玉兰老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刘玉兰老人今年84岁了,但老人精神还好,走起路来步子小,但还快捷
耳朵好使,只眼睛看远距离时有点模糊
问到她赶马时的事,一开始时她叹息一声,好似往事不堪回首
后来,讲起来就滔滔不绝
她讲的赶马的事,重要的部分,前面已经写了
现在老人的情况,我大概地告诉大家,刘玉兰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是黄土坡历代第一个大学生,1962年考上了云南大学政治系,在昆明工作,安了家
一个女儿叫银珍,从小娇气,读书不太长进,嫁到金官街上
银珍生了一个女儿,叫小丽,属于刘玉兰的外孙女
小丽今年18岁,初中哔业后,在金官古镇开一辆微型车,在永胜城和丽江古城开出租车
我到黄土坡采访,特别采访了刘玉兰的外孙女小丽
小丽开车动着麻利潇洒,气质不同一般
我坐她的车到丽江古城,去看她的外婆住过的马店
小丽说,她前年拉着外婆到过一次古城,外婆还记得她赶马时住过的马店
我们到了现文巷,她把马店指给我看了看
小丽说,开车也和赶马差不多,似乎是想继承母亲的事业